醉马草,拉丁文名:Achnatherum inebrians (Hance) Keng 禾本科、芨芨草属多年生。须根柔韧。秆直立,少数丛生,平滑,节下贴生微毛,基部具鳞芽。叶鞘稍粗糙,上部者短于节间,叶鞘口具微毛;叶舌厚膜质,顶端平截或具裂齿;叶片质地较硬,直立,边缘常卷折,上面及边缘粗糙,圆锥花序紧密呈穗状,灰绿色或基部带紫色,成熟后变...
选方 ①治关节痛:醉马草一钱五分,北五加皮二钱,地枸叶三钱。水煎服。②治牙痛:醉马草一钱五分。水煎含漱,漱后吐出;或取根少许揉烂咬在患牙处,勿咽下。③治神经衰弱:鲜醉马草二钱。水煎服。④治皮肤瘙痒:醉马草适量。水煎外洗。 宜忌 本品有毒,服用宜慎。
“醉马草”这一野草,其别名还有断肠草、醉马豆、马绊肠。它主要生长在沙漠地区的河流滩地和草滩上,我国西部的新疆、西藏、甘肃、宁夏等地是其主要的生长区域。值得注意的是,醉马草全株都含有毒性,其毒性的关键成分是吲哚兹定生物碱——苦马豆素。这种野草对周围环境中的其他野草具有强烈的排斥性,因此,在醉马草...
醉马草的基本介绍 取醉马草1.5钱,杠柳皮2钱,地枸叶3钱,煎煮后服用。其中,杠柳皮又称香加皮,来源于萝藦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湿和强筋骨的功效。地枸叶则属于大戟科地构叶属植物地构叶的全草,它能散风祛湿、解毒止痛。与醉马草一同使用,这三味药材能够共同治疗关节痛。醉马草的生长环境...
新刊| 娜仁高娃《醉马草》 娜仁高娃,女,蒙古族,1980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中短篇小说集《七角羊》入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曾荣获第十二届索隆嘎文学奖,蒙古语短篇小说《银色小屋》荣获《民族文学》年度奖;中短篇小说曾入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年度榜、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榜,中短篇小说集...
醉马草在传统中医领域里,历来被视为一种具有独特功效的草本植物。它被广泛认为能够祛风除湿、解毒止痛,为众多患者带来福音。尽管《本草纲目》等经典古籍中并未直接提及醉马草,但与之类似的植物却常被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关节疼痛等痛症。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人们发现醉马草中蕴含着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诸如黄酮类、生物...
醉马草,(学名:Achnatherum inebrians),为芨芨草属,禾本科草药,为豆科植物小花棘豆的全草。多年生草本,春季开花前采收。 多生于高海拔草原上,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 关注话题 管理 分享 百科 讨论 精华 等待回答 简介 醉马草,(学名:Achnatherum inebrians),为芨芨草属,禾本科草药,为豆科...
全球每年因“醉马草”损失数十亿美元 醉马草的大量繁殖,除了导致牲畜中毒之外,还可能导致大量的草原被其占据,让牲畜们的食物大量减少,所以醉马草的中毒原理,在国内外都造成巨大的损失,我们从国内和国外大致的来了解一下。第一:国内 对于国内的情况来说,在过去关于醉马草的报道并不少,而且关于醉马草的研究也不少...
醉马草,这种全草性质的植物,其毒性不容小觑。马和骡子一旦误食新鲜的醉马草,只要达到体重的1%,在短短30至60分钟内,就可能出现中毒症状。主要的中毒表现包括动物出现口吐白沫、精神状态低迷、食欲减退、头耳下垂、步态摇晃,犹如酒醉一般。更为严重的是,芒刺一旦刺入皮肤或口腔粘膜,会导致红肿、血斑、...
醉马草用于有毒。麻醉,镇静,止痛。 【拼音名】Zuì Mǎ Cǎo 【别名】马绊肠、断肠草、醉马豆、勺草 【来源】豆科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功能主治】 有毒。麻醉,镇静,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