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 酸藤木 【出处】出自《陆川本草》 【拼音名】Suān Ténɡ Mù 【别名】白背酸藤、通天霸、炮子藤、透地龙、鸡母酸、酸醋木、海底龙、入地龙 【来源】 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酸藤果的根及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mbelia laeta(L.) Mez[Samara laetaL.;Myrsine laeta A.DC.] 采收和储藏:全...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瘀止痛,收敛止泻。治跌打瘀痛,肠炎腹泻,咽喉肿痛。”《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中认为酸藤木“去毒消肿,根治闭经,鲜叶:捣取汁外擦治皮肤瘙痒。” 食疗推荐:入地降脂茶 原料:酸藤木茎叶15g、荷叶15g 加减:夏季宜荷叶,非暑热季节可去掉。 制法:加1000ml水,先煮酸藤木,水开后...
1、肠炎,痢疾,咽喉肿痛酸藤木根30g,水煎服。 2、小儿头癣酸藤木根1.5kg,水煎浓汤,温洗患处,每日洗两次。连洗3日。 3、脱肛,子宫下垂酸藤木根30g,红蓖麻根15g,勒鲁根(露兜树根)25g,鸡肉适量,共煲服。 4、双单蛾喉肿痛酸藤木根15g,水煎含服。 5、咽炎酸藤木根15g,岗梅15g,水煎服。 6、贫血酸藤果...
中药名称酸藤木 中药学名(拉丁名)FOLIUM SEU RADIX EMBELIAE LAETAE 别名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科紫金牛科 分布区域、产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来源 为紫金牛科植物酸藤子的根及枝叶。 分布产地 产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叶
酸藤木在古代草药文献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据《陆川本草》记载,其具有显著的消炎杀菌作用,适用于口腔炎、喉炎、牙龈炎和疮疖溃疡等病症,而且还能解毒,如大茶药毒、木茹毒以及巴豆毒等。《南宁市药物志》中提到,酸藤木不仅能够杀虫,还能消肿和助消化,外用时对于跌打损伤引发的毒疮和烂疮有...
酸藤木的功效与作用 医生回答: 酸藤木主要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同时还具有活血化瘀作用。酸藤木可用于改善上火所引起的咽喉肿痛和牙龈出血、牙齿疼痛,同时对于口腔溃疡和口舌生疮、刺激性的咳嗽也能起到改善的效果。在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和痔疮肿痛之后,也可以通过使用该药物来做治疗,同时对于痢疾和大便次数增多也能起到辅助...
酸藤木是一种常见的攀援植物,以下是一般的种植方法:1.选择适宜的位置: 酸藤木适合种植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确保土壤排水良好,避免积水。2.气候条件: 酸藤木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对温度要求较高。在寒冷的地区可能需要提供额外的保护措施。3.土壤准备: 在透气性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种植...
1、酸藤木酸藤木中医药用价值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详解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酸藤木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酸藤木名称:酸藤木别名:白背酸藤、通天霸、炮子藤、透地龙、鸡母酸、酸醋木、海底龙、入地龙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酸藤木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酸藤木原始出处:出自陆川本草引自:中华本草。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酸藤木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酸...
【性味】酸;涩;性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主咽喉红肿;齿龈出血;痢疾;泄泻;疮疖溃疡;皮肤瘙痒;痔疮肿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或含濑。 【各家论述】 1.《陆川本草》:消炎,杀菌。治口腔炎,喉炎,牙龈炎、疮疖溃疡等。并解大茶...
酸藤的叶片通常呈卷曲状,展开后形如倒卵形或椭圆形,其大小在3-5.5厘米长,1-2.5厘米宽之间。叶片尖端较为钝圆,酸藤的果实形状饱满或微带凹陷,基部呈楔形,边缘整齐,侧脉不太明显。叶柄短小,仅有5-3毫米长。偶尔,观察到的小枝呈细圆柱形,颜色为紫褐色,且长短各异。进行显微观察时,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