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图)本属有4~5种,中国特有,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南部地区。酸竹秆高8米,径3~5厘米,节间长约20厘米。产于广东阳春县河尾山海拔700米的山地,为当地习见竹种。竹材用于造纸,笋多醃制成酸笋供食用。 酸...
黎竹(Acidosasa venusta (McClure) Z. P. Wang & G. H. Ye ex C. S. Chao ex Ohrnb. & Goerrings)是禾本科、酸竹属乔木状竹类植物。竿高可达4米,节间疏生直立的毛茸,竿环隆起;开展。箨片小,带状,绿色,略带紫色,两面均粗糙。叶鞘无毛;叶舌明显突出;叶片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两面均...
在植物分类学中,酸竹属(Acidocharis)与北美箭竹属(Arundinaria)和少穗竹属(Oligostachyum)有着相近的亲缘关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小花内有6枚雄蕊,这是它们与北美箭竹属和少穗竹属的主要区分点。然而,与同样拥有6枚雄蕊的赤竹属(Sasa)相比,酸竹属展现出了不同的特征。赤竹属是典型的灌木状...
酸竹属,作为植物分类中的一个独特群体,已知种类数量为六种。这些物种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南部地区,特别是中国和中南半岛。具体来说,越南是酸竹属植物分布的一个特殊点,其中一种特定的酸竹(A. brilletii,学名由A. Camus改为C. S. Chao et S. A. Renv.)生长在越南的领土上。然而,中国是酸竹...
粉酸竹粉酸竹(Acidosasa chienouensis (T. H. Wen) C. S. Chao & T. H. Wen)是禾本科酸竹属植物,幼时绿色,无毛,有白粉,竿环隆起或微隆起;箨环幼时有刺毛,但不久毛即脱落;竿上部节则分枝渐增多。箨鞘短于节间,绿色,背部具明显的白粉和脱落性褐色刺毛,毛脱落后留有明显的毛痕,基部密被黄褐色刺毛,小...
酸竹属遗传多样性研究 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林业 指导教师:** 201110 酸竹属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摘要 本研究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DNA(ISSR)技术,对酸竹属(Acidosasa)的粉酸竹(Acidosasa chienouensis)、福建酸竹(Acidosasalongi坛ula)、黄甜竹(Acidosasaedulis(wen))、黎竹(Acidosasa venusta...
【摘要】对福建省酸竹属3种珍稀竹种出笋规律进行研究,旨在为今后酸竹属竹种的繁殖、栽培、保护和应用提供参考.笋期调查以2 d为1个观察单元,以笋尖露出地面1~2 cm为标准开始记录,主要记录福建酸竹、粉酸竹、黄甜竹3个竹种出笋日期、出笋数、成竹数、退笋数、退笋高度、退笋原因、基径、笋高等数据.结果表明...
酸竹属是一类具有乔木特性的竹类植物,其地下茎呈单轴型结构。竿体分散生长,直挺如林,节间呈圆筒形,仅在有分支的一侧稍有沟槽,内部常常填充着海绵状的髓质,竿环呈现出微隆起的特征。每个竿节通常只有单一的竿芽,竿的中部每节生长有3到5枝分枝,上部节的数量可能会更多一些。竿箨在成熟后会...
2 中文名 酸竹属 3 拼音名 suanzhushu 4 拉丁名 Acidosasa 5 中国植物志 09(1):561 6 描述 Acidosasa C. D. Chu et C. S. Chao酸竹属,禾本科,1种,分布于我国广东省。乔木状竹,具细长型地下茎;秆散生,直立,中部每节具分枝3,节微隆起;秆箨脱落性,无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