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咏老见示》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诗作。此诗阐明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人到老年虽然有人瘦、发稀、视力减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还有处事经验丰富、懂得珍惜时间、自奋自励等有利的一面,对此如果细致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树立正确的老年观,就能从嗟老叹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而有所作为。全诗表达了...
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白居易。 作品鉴赏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居易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白的赠诗中,...
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注释】 ⑴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见赠:送给(我)。 ⑵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
《酬(chóu)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yín)闻笛赋(fù),到乡翻似烂柯(kē)人。 沉舟侧畔(pàn)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zhǎnɡ)精神。 译文: 巴蜀(shǔ)的山,楚地的水,只留下凄凉的回忆。二十三年遭受贬(biǎn...
《酬乐天频梦微之》是唐代诗人元稹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约写于元和十二年(817)前后。当时元稹贬通州司马,白居易谪江州司马,一南一北,相隔数千里之遥。加之“山水万重”,音信不通,只有梦中相见。白居易多次梦见元稹,并作诗相告。这首诗就是酬答乐天“频梦”之作。志同道合、交谊深厚的朋友,总希望经常...
《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元稹酬答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元和十年写于通州任所。诗中抒发的情感及其表现手法与《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一诗相似,但诗人心情较为平静,易凄厉为凄惋。作品原文 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 知君暗泊西江岸,读我闲诗欲到明。今夜通州还不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居易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白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赏析 “乐天”,白居易的表字。“见赠”指白居易赠给作者的诗,那首诗的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的这首答谢诗就是从...
酬乐天唐代:元稹 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升沉或异势,同谓非所宜。 君为邑中吏,皎皎鸾凤姿。顾我何为者,翻侍白玉墀。 昔作芸香侣,三载不暂离。逮兹忽相失,旦夕梦魂思。 崔嵬骊山顶,宫树遥参差。只得两相望,不得长相随。 多君岁寒意,裁作秋兴诗。上言风尘苦,下言时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