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煎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一。主治肠胃虚冷,泄泻不止,变成白利。组成 甘草(炙)半两。用法用量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加生姜三片,大枣一个,煎至半盏,去滓温服。主治 肠胃虚冷,泄泻不止,变成白利。加减化裁 赤多者,加黑豆十粒同煎。附方 名称:酒煎汤 组成:当归...
黄耆肉桂柴胡酒煎汤 豉酒 豆酒 槐酒 胶酒 浸酒 蜡酒 蓼酒 阿胶酒 艾蒿酒 八仙酒 八珍酒 菝葜酒 白酒煎 白蜜酒 白前酒 白术酒 白药酒 白鱼酒 百部酒 百果酒 百岁酒 柏叶酒 斑蝥酒 半夏酒 必效酒 萆薢酒 蓖麻酒 鳖甲酒 补肝酒 补心酒 补药酒 蚕沙酒 蚕子酒 仓公酒 苍耳酒 苍术酒 侧子酒 菖蒲酒...
内托酒煎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入门》卷八。具有提脓托毒之功效。主治附骨疽之在腿外侧,属足少阳胆经部位者。组成 黄芪二钱,当归尾二钱,柴胡一钱五分,升麻七分(一作五分),连翘(去心)一钱,肉桂一钱,鼠黏子(炒)一钱,黄柏,甘草(灸)五分。用法用量 㕮咀,好糯米酒一盏半,清水一大...
《兰室秘藏》:黄耆肉桂柴胡酒煎汤 【别名】内托黄耆酒煎汤、内托酒煎汤、黄耆柴胡汤、内托酒煎散 【处方】黄耆2钱,当归梢2钱,柴胡1钱5分,黍粘子1钱(炒),连翘1钱,肉桂1钱,升麻7分,炙甘草5分,黄柏5分。 【功能主治】附骨痈,坚硬漫肿,不辨肉色,行步作痛,按之大痛。 方剂类型:解表剂、清热剂、泻下...
内托酒煎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入门》卷八。具有提脓托毒之功效。主治附骨疽之在腿外侧,属足少阳胆经部位者 组成: 黄芪二钱,当归尾二钱,柴胡一钱五分,升麻七分(一作五分),连翘(去心)一钱,肉桂一钱,鼠黏子(炒)一钱,黄柏,甘草(灸)...
黄芪肉桂柴胡酒煎汤 黄芪肉桂柴胡酒煎汤是以为主料制作的药膳。方药组成 柴胡4.5g,连翘3g,肉桂3g,黍粘子(炒)3g。功效主治 解毒散结。适用于淋巴瘤。用法用量 上咀,好糯米酒150ml,水150ml,同煎至150ml,去滓,大温空心宿食消尽服之,少时便以早饭压之,使不致火热上攻,犯中上二焦也。
瓜蒌薤白白酒汤的煎煮方法,我们可以遵循古方《金匮要略》中的记载,并结合现代的实际操作进行说明。以下是详细的煎煮步骤: 一、准备药材 瓜蒌实:一枚(约24克,现代剂量可调整为30~40克,捣碎使用) 薤白:半升(约12克,现代剂量可调整为9~15克) 白酒:七升(古代剂量,现代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一般可用30~700毫升,视患...
内托酒煎汤,中医:内托酒煎汤的功效与作用,内托酒煎汤介绍及知识点,中医大辞典。《医学入门》卷七方。黄芪、当归尾各二钱,柴胡一钱半,连翘、肉桂、白芷、牛蒡子各一钱,升麻七分,黄柏、甘草各五分。水酒各半煎服。治邪在
黄芪肉桂柴胡酒煎汤 治附骨痈,坚硬漫肿,不辨肉色,行步作痛,按之大痛。 黄芪 当归梢(已上各二钱) 柴胡(一钱五分) 黍粘子(炒) 连翘 肉桂(已上各一钱) 升麻( 七分) 炙甘草 黄柏(已上各五分) 上㕮咀,好糯酒一大盏半,水一大盏半,同煎至一大盏...
中医药方有很多种多样,不一样的中医药 方对于的病症种类无需,作用功效自然也会不一样,酒煎汤便是 在其中一种,今日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它的基本信息。 牙龈药方特异 甘草一两(炙)。 牙龈制作方法特异 上为粗末。 牙龈功效与作用特异 胃肠虚冷,泄泻不止,变为白利。 牙龈使用方法使用量特异 每服 3 钱,水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