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琼同样不甘示弱,他在鄱阳湖周边组织了强大的水军,训练士兵,备战物资,试图以其水军的优势来抵挡明军的进攻。他深知,水战对于他来说是最大的优势,鄱阳湖的广阔水域为他的军队提供了良好的作战环境。双方在战前的准备可谓是各显神通,谋略与勇气交织,紧张的气氛弥漫在鄱阳湖的上空。无论是朱元璋还是陈友琼,都...
鄱阳湖战役:80万人的血染红湖面,朱元璋得天下,陈友谅仰天长叹 元至正23年(公元1363年),在鄱阳湖,两个枭雄之间,迎来了一场闻名天下的大战,也被后世誉为中世纪最大规模的水战。大战的地点,在鄱阳湖,也就是现在的江西省北部。对阵双方,一个叫朱元璋,一个叫陈友谅。当时,两个人都是天下响当当的人物,也都...
七月十六日,朱元璋大军到达湖口,他命令两支军队分别扼守泾江口和南湖嘴,意在阻断陈友谅的退路。陈友谅这边听说朱元璋亲自援救洪都,不禁大喜,心想这番一定要活捉了朱重八,一举攻下应天城,报上次失败之耻。七月十九日,陈友谅率领着他的朦瞳舰队,来到了鄱阳湖。七月二十日,两军在鄱阳湖南部康郎山水域展开了激...
鄱阳湖水战击败劲敌陈友谅之后,朱元璋放眼整个天下,已无对手 曾看历史 949粉丝 · 396个视频 关注 接下来播放自动播放 00:11 缅甸地震一孕妇被困超50小时!被钢筋刺穿腿部面临截肢,救援队已列队并备好医疗工具 潇湘晨报 129万次播放 · 9412次点赞 01:18 世乒赛红色球台引热议!马龙惊讶,许昕金句调侃:卡塔尔过年啊...
鄱阳湖大战,是非常有名的水战,规模之大,在那个年代,无出其右者。事后,获胜的朱元璋心生恐惧,原因来自三方面,一是双方实力差距如此大,胜利很侥幸,心生恐惧;二是如果没有那场东风,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再生恐惧;三是陈友谅的猛将张定边给朱元璋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三生恐惧。不过话又说回来,经历这样一场...
洪都久攻不下,陈友谅士气受挫。朱元璋回师驰援,亲率二十万水陆联军直扑鄱阳湖。陈友谅被迫撤围,退入湖中,欲以水战决胜——这场中世纪规模最大的水战就此拉开帷幕。鄱阳湖决战:火攻焚天与逆转乾坤 兵力对比:陈军六十万,巨舰如“水上城堡”,甲板可跑马;朱军二十万,船小灵活,却装备火铳、火箭等新式武器。...
说起来,鄱阳湖之战和赤壁之战相似,都是水军大战,也都是决定乱世走向的决战。鄱阳湖之战发生于公元1363年,即元至正二十三年,陈汉政权皇帝陈友谅带60万大军沿江而下,进攻朱元璋。彼时,北方红巾军覆灭,“小明王”韩林儿被困安徽安丰,朱元璋发20万大军北上救援。陈友谅下江西,入鄱阳湖后进攻洪都,结果在洪都鏖战85天...
鄱阳湖之战是元朝末年一场极为重要的水战,标志着朱元璋对陈友谅水军的决定性胜利。这场战役不仅是我国古代江湖作战的经典案例,更被誉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水战之一。在元末红巾军起义的背景下,朱元璋制定了先消灭地方割据势力陈友谅和张士诚的战略,以便统一江南,随后北上消灭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
鄱阳湖之战:鄱阳水战定江南 元朝末期,朝政废弛,社会动乱,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公元1352年,郭子兴起义占据濠州(今安徽凤阳)。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领袖,收罗人才,整顿军队,势力日渐壮大。公元1360年,陈友谅杀死徐寿辉,自立为王,国号为汉,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