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人古来就喜欢戴桦皮帽,穿桦皮靴使用桦皮炕席,用桦皮搭屋顶,连捕鱼用的小船也是桦皮制作的。 敬老是鄂温克人的美德。 鄂温克人非常好客,极有礼貌。他们有句谚语:“尊敬你的人,他会不惜把甜美的酒敬给你。”因此,他们待客必有好烟好酒,菜肴必有大块大块的家畜或野兽肉,还少不了那用手扒肉、柳蒿芽和稷子...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呼伦贝尔,一座以两个湖泊命名的城市,她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城市之一,也是草原民族的孕育之地。三百年前,一支游猎民族从贝加尔湖一带南下,他们被这里丰产的自然环境吸引,从此定居下来。有人说,他们是中国最后一支狩猎部落,他们的名字,叫鄂温克人
鄂温克人有着基于万物有灵论的强烈精神传统,相信所有事物,包括动物、植物和自然现象,都具有精神本质。鄂温克人相信,土地、动物和祖先的灵魂引导他们踏上旅程,保护他们免受伤害。他们还认为,必须举行某些仪式和祭品,以保持与这些精神的和谐关系。鄂温克文化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是驯鹿祭祀,向土地上的烈酒提供驯鹿,以...
鄂温克族是被我国政府唯一特许在山林中狩猎,合法的过着半定居半游猎生活的一群人。他们以驯鹿代步在大兴安岭的林海中穿梭,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被称作“中国最后的使鹿部落”。 鄂温克人饲养驯鹿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在很早以前,他们的8位祖先在山中狩猎,捉住了6...
二、史料中的鄂温人 据史料记载,北室韦、钵室韦等部活动区域在贝加尔湖以东与外兴安岭以南,这与鄂温克人口口相传的区域大体吻合。并且当时有一个叫“鞠”部落的,极有可能与鄂温克族中的使鹿部有渊源关系。 “鞠”部落生活在今贝加尔湖东北岸边的巴尔古津河流域,与北室韦等几个部落毗邻而居,其地“有树无草,...
鄂温克是跨越中国、俄罗斯而居的跨界民族,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过着狩猎生活。 过去,他们的家族遵循鄂温克传统,在山间迁徙,饲养驯鹿。随着国家生态移民,定居的鄂温克人告别了猎枪,大量鄂温克人下山入住敖鲁古雅乡,选择融入现代文明生活。 改变生活方式的许多鄂温克人有酗酒的习俗,他们的文化也岌岌可危,甚至只能在博物馆...
“有驯鹿,你才叫鄂温克人”。使鹿鄂温克族玛利亚·索酉长的女儿对记者表示,此次来哈尔滨,其实就是为了给自己的民族文化做宣传。很多人对使鹿鄂温克族不了解,其实真正的鄂温克人下山都会牵着自己的驯鹿,玛利亚·索酉长的女儿说,“牵着鹿的是鄂温克人,骑着马的才是鄂伦春人”。玛利亚·索是使鹿鄂温克部落最后一...
鄂温克使鹿部落居住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腹地的敖鲁古雅乡,部落现存240余人,部落还有中国最后一位女酋长--玛利亚·索,女酋长已年九旬,据说是会唱鄂温克民歌最多的老人,被称为“使鹿部落歌后”。使鹿鄂温克族的生产方式非常特别,把驯鹿视为神鹿的鄂温克人,以饲养驯鹿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他们的日常生活和驯鹿息息...
「鄂温克」是他们的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另有一种说法是意为「下山的人们」或「住在南山坡的人们」,这两种解释都可以说明鄂温克人是生活在山林中的狩猎民族。因历史上的迁徙和居住地不同,鄂温克族也曾被旧称为「通古斯」、「索伦」或「使 - ᡳ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