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四川省辖县级市,由成都市代管,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岷江出山口处,东与彭州市、郫都区、温江区交界,西、北与汶川县相连,南邻崇州市;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总面积1208平方千米。 [32]截至2023年5月,全市辖6个街道、5个镇。 [51]截至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1.54万...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直到宋代,在宋史中...
都江堰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它担负着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7市(地)40县(市、区)1130万余亩农田的灌溉任务,同时为成都市多家重点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此外,都江堰还具备防洪、发电、漂水、水产、养殖、林果、旅游、环保等多项目标综合服务功能。 四、文化价值 都江堰不仅是古...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距今2200余年。“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都江堰与青城山成为这片土地上并列的两大标签。2000年,青城山-都江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沿革 2000年,青城山-都江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都江堰景区,位于都江堰市城西岷江干流上,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于西元前256年左右修建,是目前中国保存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工程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引水灌溉,使川西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 都江堰碧水...
都江堰,位于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是一项古老而伟大的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由秦国蜀守李冰父子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主持建造,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江堰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成都平原的水患问题,通过分流、引水、排沙、控制水量等...
都江堰的旅游景点简介 都江堰,这座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世界著名水利工程,不仅是古代蜀国太守李冰及其子李二郎的杰作,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世界文化遗产。自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起,都江堰便开始发挥其灌溉和防洪的双重功能,历经两千多年,依旧是成都平原农业生产的命脉。
都江堰简介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是世界上最古老且唯一留存的大型无坝引水工程,始建于公元前256年,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导修建。这项工程不仅解决了成都平原的洪涝问题,还使得该地区成为了富饶的“天府之国”。都江堰的主要组成部分 - 朵&朵于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