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府含义解释 都府[ dū fǔ ] ⒈ 都会。 ⒉ 唐节度使的别称。 什么是都府引证解释 ⒈ 都会。 引唐 白居易 《郑絪可吏部尚书制》:“国之都府,半在 东周。”泛指汇聚之处。 唐 韩愈 《复志赋》:“惟名利之都府兮,羌众人之所驰。” ⒉ 唐 节度使的别称。
都府,拼音:dū fǔ,都府的意思:1.都会。唐.白居易〈郑絪可吏部尚书制〉:「国之都府,半在东周。委以保厘,人安吏肃」2.职官名。唐置,掌理兵甲、财赋、民俗等事。
都府读音为 dū,fǔ。意思是:都府[ dū fǔ ]⒈ 都会。⒉ 唐节度使的别称。 拼音dū fǔ 注音ㄉㄨㄈㄨˇ 近音词、同音词督撫杜甫督抚妒妇肚腹毒赋独夫督府獨夫毒蝮独抚妒婦都府毒賦獨幅独幅妒富獨撫 词语解释 都府[ dū fǔ ] ⒈ 都会。
都府解释 都会。 国语词典 都府 dū fǔ ㄉㄨㄈㄨˇ 都会。 唐.白居易〈郑絪可吏部尚书制〉:「国之都府,半在东周。委以保厘,人安吏肃。」 字义解释 dū dōu 1.表示总括,除疑问句外,所总括的成分放在“都”前:全家~搞文艺工作。他无论干什么~很带劲儿。2.跟“是”字合用,说明理由:~是你磨蹭,...
都府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白居易的《郑絪可吏部尚书制》中,文中提及“国之都府,半在东周”,这里的“都府”指的是国家的重要机构或中心地带,泛指汇聚之处。不仅局限于行政或军事中心,还涵盖了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聚集地。这种含义在唐代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如韩愈的《复志赋》中提到:“惟名利...
广州都府小区小区网,参考均价:41883元/㎡,位于越秀北京路,现有二手房源4套,竣工时间1993-01-14年,小区地址是仓边路正南路,占地面积平方米,拥有70年产权,由无开发商负责开发。
历史官职> 都府 指节度使。唐朝的节度使,既掌管军队,又管田税民俗,总之是无所不管,故称都府。宋代洪迈《容斋三笔·唐观察使》:“唐节度使,兵甲财赋民俗之事,无所不领,谓之都府。” 都府相关 铸■务 锁厅试 锁院 锁宿 𫔴人 锐司徒 稍人
在中国古代,"都府"一词有着丰富的含义。最早,它指的是国都或中心地带,唐白居易在《郑絪可吏部尚书制》中提到:“国之都府,半在东周。”这里的"都府"指的是国家的重要汇聚地。同样,韩愈在《复志赋》中也提到了“惟名利之都府兮,羌众人之所驰”,这里"都府"则泛指各种名利的汇集之地,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