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隆真是大名当地第一位反抗包办婚姻的女性,把婚礼变成了宣传妇女解放、婚姻自主、救国图强的讲堂。不想被婚姻束缚理想的郭隆真,终身未嫁。1944年,时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的刘少奇,在谈到郭隆真抗婚一事时评价:“隆真同志掀开花轿门帘,把封建传统旧礼教一手抛开,...
1930年3月,郭隆真奉调到沈阳,任中共满洲省委委员、中共满洲省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后郭隆真又由党组织调往山东,任中共山东省委委员、中共青岛市委党委兼宣传部长,在青岛工厂中领导工人斗争。12月2日,在海边与一女工谈话,筹划斗争计划时被捕。在狱中,敌人施尽...
1925年,郭隆真离开苏联,回到祖国。当时,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内急需大批干部充实到各地。党组织考虑到郭隆真熟悉北方情况,又有青年工作经验,就分配她到李大钊负责的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任妇女委员会委员,具体负责对城内外各大学校进行宣传和联系女学生的工作,同时负责接洽西郊香山慈幼院党的地下工作。 192...
豫剧现代戏《郭隆真》以传记的形式浓缩记述了郭隆真同志英勇革命的一生,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片段,展现了一个真实、可亲、可敬的优秀共产党员,是一部弘扬时代主旋律,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优秀剧目。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导刘志轩编剧,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戏剧导演李宪法执导,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郭隆真(1894—1931年),原名郭淑善,化名石衫、石珊、林一、林逸。回族,1894年3月18日出生,河北省大名县金滩镇人。她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女革命家,是北方妇女运动的先驱者和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 郭隆真出生在一个家境中等的家庭。其父郭老攀受当时资产阶级革命风潮的影响,思想较为进步。郭隆真受父亲的影响,自幼便...
郭隆真(1894--1931),河北大名人,回族。“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入反帝爱国斗争。1894年4月,郭隆真出生在河北省大名县的一个回族乡绅家里。父亲郭荣桂是个开明的读书人。七八岁时,郭隆真开始随父亲读书识字。她不满于《女儿经》《女诫》一类书中的男女不平等,曾以古代木兰从军为例,表达了不逊于男子的志向。...
同年9月,周恩来、郭隆真等将“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联合起来成立了“觉悟社”,成为天津爱国运动的核心。此间,郭隆真曾三次被捕。 ▲1919年9月反动当局被迫释放的天津代表,右三为郭隆真 一次次入狱,不仅没有使郭隆真畏惧退缩,反而使她的意志更加坚强,斗志更加旺盛。第一次被捕出狱后,郭隆真...
郭隆真生于1894年,回族,河北省大名县人。1919年与周恩来等成立“觉悟社”。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被李大钊派到国民党北京市党部的妇女部工作。1929年后在东北、山东等地从事工运工作。一生五次被捕,始终坚贞不屈。1931年4月牺牲。
1931年4月5日,山东济南国民党第一监狱的狱门缓缓打开,邓恩铭、刘谦初、郭隆真等22位共产党员即将被押赴刑场。郭隆真,这位六次被捕的革命女战士,此刻昂首挺胸,攥紧滴血的拳头,振臂高呼:“革命成功万岁!”“共产党万岁!”她的呼喊声划破黎明前的黑暗,响彻天际。然而,刽子手的枪声提前响起,郭隆真倒在狱中,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