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贫困辍学,后来郭化若开启了被迫的流浪生涯。为了赚取生活费,郭化若开始抄写碑文,抄写通讯,以此谋生。在1925年,郭化若选择报考黄埔军校,郭化若以全校第一的成绩从30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学生。在此期间,蒋介石也曾找过郭化若谈话,希望郭化若能做自己的军事参谋,郭化若拒绝了。其实中山舰...
郭化若在建国后的最高职务,停留在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比大部分资历相当的名将要低。老将军不重名利。郭化若真正为人称道的地方,在于军事理论水平。周总理曾评价:郭化若和郭沫若不是亲戚,但郭化若在军事理论上的成就,与郭沫若在文坛的贡献相当。总理所言非虚,郭化若从事理论研究和军队教育多年、著作极多,如《郭化若...
遭受到如此打击,却还能全心全意为党工作,郭化若将军的确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要知道,在这之前,郭化若已经是军委总参谋部参谋处处长了,如今却委身该职,如此巨大的落差,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难以接受的,但将军却始终任劳任怨,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这确实非常难得。当然了,在此期间,郭化若也曾多次致信...
郭化若是国内研究《孙子兵法》的泰斗 毛泽东军事思想既是马列主义关于革命战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相结合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优秀的军事文化遗产,尤其是《孙子兵法》的运用和发展,继承和创新。从这部“中国古代第一兵书”里,毛泽东不仅吸取了...
郭化若,1904年出生于福建福州一个贫苦的家庭。他的家境并不好,父母早逝,从小靠亲戚接济才能维持生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郭化若比同龄人更懂得生活的不易。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工,挑水、砍柴、打杂,凡是能挣口饭吃的活儿,他都干过。少年郭化若心里明白,自己不努力,就没人会替他活下去。1924年,郭化若考入...
训练班负责人看到郭化若感到有些失望,毛主席笑着称赞道:“郭化若授课水平不亚于我,说不定超过我呢!”郭化若到底有何本事,能得到毛主席如此夸奖?郭化若出生于福建福州的一个贫苦之家,艰难窘迫的家境不仅没有击垮郭化若,还让他从小就立下了出人头地的志向。郭化若学习十分刻苦,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福建第一中学...
经介绍,1925年秋天,郭化若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炮兵科。那时,黄埔军校云集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党人。在他们的影响下,郭化若开始大量地阅读进步书籍。“中山舰事件”后,郭化若毅然退出国民党。爱才的蒋介石曾两次下令调郭化若去当参谋秘书,均被他婉言谢绝了。郭化若后来被委任为黄埔军校炮兵第二队代理队长,这是他军事...
写诗者便是郭化若,一位毛主席身边的高级参谋,一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中将。他究竟有哪些事迹?且听我慢慢道来。在黄埔与莫斯科之间 1904年,福州城中的郭氏老屋中出生了一位属龙的孩童,他就是郭化若。按家中排辈,郭化若原叫郭可彬。郭家可谓是名门望族家道中落的典型,家中族谱可上溯至唐代...
1929年8月26日,漳平之战打响后,还是一名参谋的郭化若,经过审问俘虏后得知,漳平城内守军,要比情报上的多很多,最为重要的是,敌人还有一个迫击炮连,可以说,敌人火力是非常凶猛的。在此情形下,一部分干部提出撤退,毕竟,红军攻城兵力薄弱,武器更是落后。然而,郭化若却极力建议攻打漳平,郭化若毕业于黄埔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