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6年12月-2017年11月,德国莱布尼茨植物遗传与作物学研究所(IPK-Gatersleben),访问学者 2016年 4-7 月,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法国分部(Bioversity-France),培训交流 2009年 7 月-2014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荣誉称号 2018年,作科所“所级青年后备...
2009年7月至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种质资源中心从事大麦种质资源研究;2015年入选首批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6年起担任国家大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种质资源岗位科学家;2016年4月至7月, 赴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法国分部交流培训;2016年9月至今,任中国作物学会大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和青年工作组组长...
中国的大麦怎样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郭刚刚,在 讲述华润啤酒与中国农科院共同探索的科企融合之路展开 2024-09-13 15:12 发布于北京|507 观看 7 评论 收藏 3 手机看 中国新闻周刊 粉丝78.2万|关注1 +关注 作者最新视频 567|01:13 曾经在网红小家电里也是个“角儿”的养生壶,现...
2023年8月9日,Plant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麦类资源创新团队题为“Natural variations of HvSRN1 modulate the spike rachis node number in barley”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克隆了一个控制大麦穗轴节数的基因HvSRN1,明确了该基因在对大麦穗长以及单株产量等性状的调控作用,对揭示大麦产量...
科研之友为用户提供基于科研社交网络平台的科技管理,成果推广和技术转移服务,使命是连接人与人,人与知识,人与服务,分享与发现知识,让科研更成功,让创新更高效
2023年8月9日,Plant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麦类资源创新团队题为“Natural variations of HvSRN1 modulate the spike rachis node number in barley”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克隆了一个控制大麦穗轴节数的基因HvSRN1,明确了该基因在对大麦穗长以及单株产量等性状的调控作用,对揭示大麦产量...
赞 分享 科研之友微信新浪微博Facebook分享链接 郭刚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 科研之友号:49141802 科研之友人员唯一编号 1 项目 47 成果 1177 阅读 22 下载 980 被引 7 H-指数 主页 成果 相关人员 更多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70017001.199-5dd06cfe63d803c4b46b5a410dcd5074 中国的大麦怎样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郭刚刚,在 讲述华润啤酒与中国农科院共同探索的科企融合之路展开 2024-09-13 15:12 发布于北京|510 观看 7 评论 收藏 3 手机看 中国新闻周刊 粉丝78.5万|关注1 +关注 ...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70017001.199-2094fa3934602d9639736109108ac08f 中国的大麦怎样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郭刚刚,在 讲述华润啤酒与中国农科院共同探索的科企融合之路展开 2024-09-13 15:12 发布于北京|511 观看 7 评论 收藏 3 手机看 中国新闻周刊 粉丝78.6万|关注1 +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