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灿敏锐地抓住了 这一“冷门”的研究方向 这是1983年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 郭光灿参与的一次国际量子光学会议 上千人的会议里,只有8个中国人参与 这次会议让郭光灿 坚定了回国创立量子光学的信念 这是1998年郭光灿牵头召开的 讨论量子信息学的 “香山科学会议”汇编材料 这场会议可不一般 钱学森先生回信支持召开 会议...
为了打破僵局,郭光灿将目光投向香山科学会议,并写信邀请科学巨匠钱学森担任主席。虽因身体原因不便参加,但钱学森的回信支持让郭光灿备受鼓舞。1998年,第98次香山科学会议开幕,郭光灿提出的“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成为主题之一;2000年,郭光灿团队的研究被法国科学家阿罗什用实验证明,后者因此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0:00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开讲啦]郭光灿:人生的价值应当在追求中体现 选集 更多 《开讲啦》 20250322 本期分享者:高金荣 《开讲啦》 20250315 本期分享者:周政 《开讲啦》 20250308 本期分享者:张海彬 《开讲啦》 20250301 本期分享者:毛承元 ...
郭光灿(1909~1935),又名郭灿、独晃,笔名丁英,福建省南安蓬华人。历任共青团厦门市委书记,安溪中心县委书记。人物生平 郭光灿清宣统元年(1909)出生。幼年随父母侨居缅甸,读书时热心参加当地华侨的进步活动。民国18年(1929),光灿被英殖民当局逮捕,驱逐回国。先在厦门十三中学念书。后返回家乡山后村,参加郭子仲...
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之后,郭光灿感受到了“科学的春天”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他尝试着研究氮分子气体激光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遗憾的是,这些成果在国际上并未领先,反而激发了他对国内科研现状的深刻反思。他意识到,要想真正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必须在实验方面下功夫,而实验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
1/9【高清图集】著名量子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邂逅神奇的量子世界 1/9 节目邀请到了著名量子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他将带领我们走进神秘的量子世界,分享他在推动中国量子技术发展的旅程中,多次深入“冷门”的故事。
所以很多人就疑惑,他们讲郭光灿搞的是伪科学,但我坚信我的眼光是看对了,这对国家有用。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节目《中国心·中国“新”》今天对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 今年1月,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
近日,中国量子信息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表示,量子计算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目前的量子计算在国际上处在第一梯队,但距离世界最前沿还有差距,突出表现在应用生态上。郭光灿认为,应该发挥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对量子计算产业给予重点支持,政产学研用合力,带动全产业链发展。量子...
郭光灿,1942年12月出生于福建省惠安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开创者与奠基人,曾任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量子信息实验室,带领团队提出“量子避错编码原理”“量子概率克隆原理”;成功研制国内首个光纤量子密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