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郑鼎臣声称在三月三日于定海十六门洋面击败敌人,摧毁数十艘船,歼灭数百敌人。刘韵珂对此表示怀疑,认为这是欺诈。奕经派遣侍卫容照等人前往调查,证实了毁船和战利品的报告,于是奕经上奏朝廷,被赏赐双眼花翎,郑鼎臣也获得了嘉奖。然而,当宁波英军撤退时,留下舰船驻扎在宝山海口,转而攻打乍浦并...
这次胜利对占领定海的英军造成了严重打击,他们惊恐不安,对过往船只严加盘查,询问我军的动向,显示出对火攻的畏惧。而我军士气因此大振。郑鼎臣的英勇表现赢得了定海民众的深深赞扬和无比的信任。
根据题干“总兵郑国鸿之子郑鼎臣虚构了一支20000人的水军队伍,套取国家兵饷三四十万两”可知,鸦片战争期间,浙江前线的军官骗取军费、总兵套取兵饷都是吏治腐败的表现,D项正确;材料只提到虚构水军以套取兵饷,并不能说明兵力短缺,排除A项;军饷不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装备落后属于战争失败的客观原因,但是材料中...
2【题目】鸦片战争期间,处在浙江前线的军官们虚构了一支9000人的“南勇”,以这个为名义,骗了国家10万两军费。总兵郑国鸿之子郑鼎臣虚构了一支20000人的水军队伍,套取国家兵饷三四十万两。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防御空虚 B.吏治腐败 C.装备落后 D.军饷不足 反馈 收藏 ...
答案从材料中“处在浙江前线的军官们虚构了一支9000人的“南勇”,以这个为名义,骗了国家10万两军费。总兵郑国鸿之子郑鼎臣虚构了一支20000人的水军队伍,套取国家兵饷三四十万两。”可以看出吏治腐败,B符合题干的要求;ACD选项内容材料都体现不出来,排除。故选:B。
郑鼎臣亲自指挥着二十余艘大型火攻船,它们从五奎山与五奎山之间的水道驶出,整齐划一地分成三路。在强劲的风力助燃下,火攻船向“复仇神”发起了猛烈攻击。火势迅速蔓延,不仅烧断了该舰的大桅和篷索,连舰上的小船也被卷入火海,熊熊烈焰中,英军陷入了混乱,慌不择路地跳水逃生。紧接着,火药库的...
在奕经指挥下,反攻宁波、镇海的行动遭遇挫折,他从绍兴退守至杭州,并下达了撤回定海水路战船的命令。然而,郑鼎臣出于对父仇的坚持,选择了抗拒这一命令。他毅然联络火舟,时而驻扎岱山,时而驻扎大嵩山,持续地在两地之间往来,时刻寻找机会进行反击。面对郑鼎臣的抗命行为,奕经的随员强烈建议按照军法对其...
鸦片战争期间,处在浙江前线的军官们虚构了一支9 000人的“南勇”,以这个为名义,骗了国家10万两军费。总兵郑国鸿之子郑鼎臣虚构了一支20 000人的水军队伍,套取国家兵饷三四十万两。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防御空虚 B. 吏治腐败 C. 装备落后 D. 军饷不足 ...
总兵郑国鸿之子郑鼎臣虚构了一支20000人的水军队伍,套取国家兵饷三四十万两。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政治腐败,官吏贪污成风,各级官吏层层盘剥,骗取国家军费和兵饷。故D符合题意;ABC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D。本题考查鸦片战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鸦片战争,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