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诵先 行书自作词春到江南横幅 (选自荣宝斋出版社《郑诵先法书精选》)郑诵先章草集汉隶二爨于一体,“随手落笔,圆满天成”,独具深厚、苍茫特色,是北派章草的典型。启功先生曾说:“诵翁植基柳法,落笔自圆,以作章草,与西陲出土之古墨迹极相吻合。”中国书法研究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书法社团,成立...
郑诵先原名世芬,字诵先,晚年以字行,四川富顺人。 幼承家学喜习书法,平生好读书,治学严谨。 精研文史,工诗词及骈、散文,尤擅书法。 各体俱能以草书见长,晚年尤喜章草,所作兼取汉碑和“二爨”笔意,苍劲雄浑,气魄宏大,呈自家风貌。 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及在专业报刊发表,被收入...
歐陽中石先生為這本章草千字文寫下這樣一段話:“每讀誦老筆翰只覺古朴,雋雅……先生落墨之處如云如煙,讀者目為之一明,心為之一煥。”劉炳森先生則題道“漢章獨步,教澤宏敷。”該書裝禎別致,所書章草千字文尤為精彩。 ﹀
郑诵先章草《千字文》高清大图 郑诵先 章草《千字文》高清大图 郑诵先原名世芬,字诵先,晚年以字行,四川富顺人。幼承家学喜习书法,平生好读书,治学严谨 。精研文史,工诗词及骈、散文,尤擅书法。各体俱能以草书见长,晚年尤喜章草,所作兼取汉碑和“二爨”笔意,苍劲雄浑,气魄宏大,呈自家风貌。作品多次在国内...
郑诵先 章草:李白《早发白帝城》 【释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款识】太白诗。敏之同志正,诵先。‹‹ 1 ...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 ›› 张瑞图 草书王维《终南山》张瑞图 草书王维《山中》张瑞图 草书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
郑诵先 章草:杜甫《漫兴九首》(其三) 【释文】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款识】博老书家政之,杜少陵七绝一首,诵先。【简析】 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扰人的情景。首句说茅斋的极度低矮狭窄,“熟知”,乃就燕子言。连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这茅斋的低...
作为一位书法爱好者,我对于郑诵先的书法作品和其哲学理念深感触动。他的章草不仅是一种书写方式,更是借助笔墨传递情感与思想的媒介。尤其是在当今电子化高度普及的时代,能回过头去看到郑诵先对传统艺术的坚守,实在令人敬佩。他的书法作品中那种“心手相应”的状态,似乎让我们意识到,真正的艺术往往超越技巧,触及内心...
【】郑诵先章草《千字文》【】郑诵先章草《千字文》毛笔书法教程(合辑33集) - 瀛子 - 瀛の小笺 郑诵先为我国著名书法大师。书法著作和章草作品对后世影响颇大。章草规矩,用笔饱满,结体古拙厚重,风格朴茂古雅、浑厚苍莽、潇洒飞动。尤擅章草,其章草集汉隶二爨于一体,“随手落笔,圆满天成”,独具深厚、...
郑诵先章草艺术风格浅析 摘要:郑诵先治学严谨,精通文史,通晓工诗词及骈、散文,后尤喜章草,其兼取汉碑和“二爨”笔意,苍劲雄浑,气魄宏大,潇洒飞动,呈自家风貌。成为一代优秀的书法大师。 关键词:郑诵先书法;雄浑;潇洒 郑诵先(1892-1976),原名世芬,字诵先,号研斋,别号勉堪,晚年以字行。四川富顺人。现代...
郑诵先祖籍是富顺县城内邵湖之滨的玛瑙山麓,其祖父郑家光,擅长诗文和书法,尤其楷书和行草都颇有水平。本文主要通过对郑诵先先生的书法作品和文献资料的研究,对其作品进行解读,并且整理了郑诵先书法艺术创作的起源和艺术特点,追求郑诵先章草书法艺术发展过程,客观的阐述了郑诵先章草书法的审美倾向和艺术成就。 章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