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藻如墓建于清光绪廿一年(1895年),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小隐村,是清郑藻如之墓,墓碑刻有御赐大学士郑公玉轩之墓。郑藻如墓位于中山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小隐村仙人掌山的山腰上,建于清光绪廿一年(1895年)。该墓坐西北向东南,封土堆前呈环形构筑。墓碑刻有"御赐大学士郑公玉轩之墓。郑藻...
历史知识> 郑藻如 清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字玉轩。同治四年(1865)由容闳举荐于李鸿章,被任为上海机器制造局帮办。光绪四年(1878)任津海关道。七年赏三品卿衔,任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大臣,任内保护华工和维护华侨利益。十年授通政司副使。次年授光禄寺卿,旋病免。
🏛️ 郑藻如(1824-1894),字志翔,号豫轩,又名玉轩,是香山(今中山)濠头人。他于清咸丰元年(1851)辛亥恩科中举,后曾任驻美国、日斯巴尼亚(西班牙)、秘鲁三国公使,期间致力于保护华工和维护华侨利益。郑藻如旧居位于马龙舟巷,后迁移至现址,是一座规模较大的清代民居。建筑主座两侧设有偏房,采用砖木结构,硬山顶设...
尽管郑藻如为郑观应的著作《盛世危言》撰写过序,但他的个人作品传世并不多。他的生平事迹被收录在《香山县志续编》中,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录。郑藻如在书法领域也有独到的造诣,他深受传统书法影响,尤其钟爱颜真卿和苏轼的风格。他的行书信札以其独特的章法、沉稳的用笔和浓重的墨色著称。信札以六行信笺...
郑藻如旧居又称“三和堂”,位于中山市石岐区马龙舟巷2号,始建于清代。坐西向东,建筑占地面积约为530平方米。硬山顶,砖木混合结构,三进三间布局,置有后座及花园。青砖构筑外墙,花岗石基座,屋檐板有花鸟图案木雕。屋内地面铺仿古地砖,天井两旁原有回廊,现已被改建为出租屋。建筑内现保存有雕花横披、部分木雕...
1885年9月,石泉镇的暴力驱逐华人事件震惊了世界,郑藻如迅速调查,揭露了28名华工被杀害、15人受伤以及14.7万美元的财物损失。他立即向美国政府提出正式照会,要求严惩凶手并赔偿损失。在美国政府的被迫回应下,他成功促使政府按数赔偿了受害者。1884年,郑藻如了解到秘鲁华工的艰难处境,他们大多在大田庄...
1890年,24岁的孙中山向病休故里香山县濠头乡的郑藻如写了一封信,这封信正是《孙中山全集》的第一篇。写此文时,孙中山是香港西医学院学生。 郑藻如曾任清朝津海关道,出使过美国、西班牙、秘鲁。 文章开篇从立身、行道到治理国家,逻辑清晰,层层递进,提出了改革社会的三个提议。摘抄部分于下: 窃维立身当推己及人...
郑藻如旧居的历史故事 郑藻如旧居又称“三和堂”,位于中山市石岐区民族社区马龙舟巷2号,建于清代。它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三进,砖木结构,面阔11.97米,进深28.54米,面积约338平方米。硬山顶,青砖墙,柚木大门。屋内地面铺红砖,天井两旁有廊,棚架和檐板上都嵌有花鸟图案的精致木雕。“三和堂”是中山市地域内现存规模较...
郑藻如(1824-1894年),字志翔,号豫轩,又名玉轩。香山(今中山)濠头乡濠头村人。清代咸丰元年(1851年)辛亥恩科第30名乡试举人,1854年组织东乡总局团练,因支援清兵镇压红巾军卢灵飞、黄福等人起义立有军功,获授内阁中书衔。并得曾国藩、李鸿章赏识,罗致为幕僚,办理洋务、外交等事务。清代同治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