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大做强五金厂,郑翼之往广州协同和机器厂拜师学艺。广州协同和机器厂创建于1912年,前身是清宣统三年(1911)由陈沛霖、陈拔廷在芳村大涌口开办的协同和碾米厂,1912年与何谓文合股扩大成协同和机器厂,扛起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大旗,中国第一台柴油机就诞生于此。翼之在协同和机器厂刻苦钻研,努力掌握五金机械...
<正>在广东帮买办中,太古洋行的买办郑翼之可谓一生平安,平步青云。他出生之日,正是民间习俗供奉"灶王爷"上天的日子。因此传说他一生得到"灶王"的辅佑。郑翼之的父亲郑文瑞是广东香山县南80公里处雍陌墟村的一个富农,共有九男八女。郑翼之排行老五,由于他诞生在腊月二十三,亲朋好友都来道喜,说这个孩子将来准会做...
郑翼之的早年生活充满了勤奋好学。16岁时,他随兄长移居上海,加入了英商太古洋行,凭借广东籍莫姓买办的推荐,成为账房的练习生。尽管初来乍到,对英文一无所知,但郑翼之凭借坚韧的工作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望,被英方总经理斯维尔看中。在业余时间,他刻苦自学英语,短短几年内,他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尤...
郑翼之,生于1861年,原名官辅,以其别称“太古郑”广为人知。他是天津四大买办之一,被誉为香港的“工业大王”。他的商业帝国源于家族式创业,郑氏兄弟四人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从制造业起步,逐渐壮大,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捷和集切,作为郑翼之的核心企业,展现了他们卓越的商业智慧和经营实力。...
郑翼之(1861—1921),名庆麟,又名官富,后改名应麟,字正阳,号翼之,郑观应异母五弟。 1877年,16岁的郑翼之随郑观应到上海,经同乡莫仕扬的介绍,在英商太古洋行账房做练习生。郑翼之聪明好学,短短几年便学成英语,不仅口语对答如流,文字运用也造诣颇高,深得英...
郑翼之旧居 郑翼之旧居位于郑州道35号,该建筑为2层的砖木结构,欧洲中世纪古典风格。水泥横断块墙面,一楼为高台阶,敞开式门廊两对罗马柱。二楼有大阳台,房檐为牛角支撑,红瓦顶开双老虎窗。整座楼坐西朝东,楼北侧有拜占庭式的八角雕楼,双层翘檐,造 - 添金仁儿奏耐添
郑翼之(1861—1921),名庆麟,又名官富,后改名应麟,字正阳,号翼之,郑观应异母五弟。 1877年,16岁的郑翼之随郑观应到上海,经同乡莫仕扬的介绍,在英商太古洋行账房做练习生。郑翼之聪明好学,短短几年便学成英语,不仅口语对答如流,文字运用也造诣颇高,深得英方总经理斯维尔的赏识。
郑翼之,祖籍揭阳,1911年出生。共有四兄弟,他排行老二。父亲郑功毅在20世纪初在揭阳创办了捷和,开办家庭手工业,打制锡器、铜锁头和洗脸盆等日用品。然而,他8岁时父亲就去世厂,家境一落干丈陷入了贫困,他只读了两年私垫和两年小学便辍学,与兄弟们自力更生,做工帮补家计。
(1861—1921),原名官辅,俗称“太古郑”,是天津四大买办之一。香港“工业大王”的荣誉者郑翼之,他所领导的捷和集切,是典型的家族式经营,兄弟四人艰苦创业,沿制造业一路发家,逐步成为一个庞大的工业王国,集团属下公司包括了捷和物业、捷和实业、捷众造纸、捷和神钢、捷和集团、美亚厨具、泰国钢铁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