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强调,几千年来,中国从来没有把任何国家称为殖民地国家,但是欧洲人一来,整个亚洲没有几年就成为欧洲的殖民地,“所以我觉得,这一点,亚洲国家可以放心,中国不是美国,中国不会加入瓜分世界的行列。”同时,郑永年表示,亚洲精神、亚洲价值观、东盟的精神非常重要,大家求同存异,不要想通过外部国家的力量...
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举行“高端对话:在世界大变局中重建信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在发言中表示,当前全球面临信任缺失、发展不均衡等挑战,亟需重建信任,推动更加平衡和包容的全球化。郑永年表示,过去十年间,全球化浪潮推动了各国的知识积累与交流,但近年来却出现了人为制造的“...
郑永年:在人工智能治理领域,发展与安全是全球共同面临的课题。无论是中国、欧洲、还是美国,各方一致认可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但三方在治理路径上呈现出显著差异。美国选择“发展优先”模式,在联邦政府层面缺乏完善的人工智能监管体系,主要依靠总统行政命令,法律约束力有限。欧洲则走向另一个极端,为保障安全对人工智能...
郑永年(-2020年8月16日),浙江省宁波市人,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原副巡视员。2020年8月16日,郑永年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逝世,享年71岁。人物经历 1971年5月,郑永年参加工作;197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宁波海洋渔业公司冷冻厂工人,西安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学生,宁波海洋渔业公司冷冻厂党支部书记、...
新办法,用脚步丈量大地,用思考回应时代。(作者:郑永年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本报记者张胜采访整理)来源:《光明日报》(2024年9曰20日 01版)图片:中国新闻周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责编:邢妍妍 编辑:范天培 张雪瑜 ...
郑永年:我们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好的改革就需要经济发展牵引其他方面的发展。从体制改革来说,就需要用经济体制改革来牵引其他体制的改革。现代化的理念从西方文艺复兴就开始了,但真正的现代化是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经济发展了,社会、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通过自身发展来...
郑永年(图源:博鳌亚洲论坛官微)3月27日,郑永年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一场题为“点亮蓝色,共建和平、友好、合作的南海”的分论坛上,发表上述看法。郑永年指出,南海问题离不开当前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人们不应低估特朗普政策对世界秩序的破环力,以及对美国盟友和高度依赖美国的国家所造成的影响。他认为,特朗普...
对此,正和岛与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展开对话。郑教授表示:“推动政治、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是这次三中全会最关键的要点”。“整体上而言,会议是一个宏观的行动方案,下一步就是如何落地、如何执行的问题。如果能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都执行到位,那将是一个巨大的动力...
郑永年教授的调研揭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现象:哪吒、DeepSeek、宇树等知名科技企业仅仅是“冰山一角”,中国的创新态势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这不仅是对中国科技实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潜力的深刻洞察。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分析这一现象,探讨中国创新浪潮背后的驱动力及其全球影响。一、创新企业的崛起:从“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