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南通博物苑重要的馆藏文物 [百家讲坛]南通博物苑曾发生过一起“文物失窃大案” [百家讲坛]张謇斥巨资创办了南通博物苑 [百家讲坛]张謇可以被称为“中国近代慈善第一人” [百家讲坛]张謇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 [百家讲坛]在实业方面 张謇兴办了大生纱厂 精彩...
题郑所南兰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郑所南:南宋遗民,画家,他的诗画多表现对故国怀念之情和坚贞的民族气节。②兰蕙:兰草、蕙草。 茅:茅草。③南国:泛指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气已消:万物生气已经消失。这里比喻遗民的复国之志已经消失。④所南心...
郑所南(1241-1318)《墨兰图》所南字忆翁,初名之因,宋亡乃改名思肖,即思赵。坐卧不北向,画兰不画土,人询之,则曰:“地为番人夺去,汝不知耶?” 1808年拿破仑的雇佣军侵入西班牙,戈作了油画《5月3日》表现反抗侵略的人民起义失败后,在马德里城郊的荒地上惨遭杀害的情形。
10:02 [百家讲坛]翰墨风骨郑板桥13 柱石擎天 文人爱石 03:54 [百家讲坛]苏东坡喜爱石头 01:30 [百家讲坛]宋徽宗喜爱石头超过喜爱他的江山 00:49 [百家讲坛]白居易写美文介绍牛僧孺喜爱收藏太湖石 02:21 [百家讲坛]郑板桥的先贤郑所南 05:04 [百家讲坛]郑板桥“玉盎金盆”的故事 04:41 [百家讲坛]郑板...
郑所南,名思肖,福州连江人。徙于吴,宋末贡太学举博学鸿词。元兵南下,上书论时事,不报。宋亡,自伤不能报仇,终身不娶,不饮酒,不北向坐。岁时伏腊野,哭面南拜。弃所居宅,寓城中万寿、觉报二寺,以所有田施与之,留亩给衣食谓佃客曰:“我死汝则主之。”著《一是居士传》曰:“一是居士,...
郑所南临终之时,嘱咐其友唐东屿,让唐替自己在墓碑上刻上:“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 。”所谓“不忠不孝”是指自己没有殉国,以及自己不娶无后。郑所南有一首咏菊之诗,也可以看出郑所南坚贞不屈的品格。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
古诗词日历 | 倪瓒《题郑所南兰》赏析 注释 郑所南:南宋遗民,画家,他的诗画多表现对故国怀念之情和坚贞的民族气节。 所南心不改:郑所南的复国之心始终没有改变。 离骚: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诗篇。 译文 秋风凛冽兰蕙变成茅,江南寂寂生气已全消。 只有所南忠心仍不改,用泪泉磨墨抒发爱国情操。
传说中,一位远方的道人因口渴向郑所南的祖母讨水,得到香茶后,道人指点园中的好泉。这口井,实际上也是郑家优良兰花生长的助力。更重要的是,郑所南的父亲郑起,是一位种兰高手,他的名字“菊山”暗示了他对兰花的热爱。他以屈原的爱国情怀教育儿子,教导他兰花象征着高尚的情感和爱国之志。郑所...
《郑所南画兰》的作者吕敦礼(1871~1908),字鲤庭,号厚庵,是清朝时期台湾县三角仔庄(现今台中县神冈乡)的知名诗人。他出生在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其父吕赓虞(汝玉)和叔父汝修、汝成都曾是广东寓台举人吴子光的学生,被誉为“海东三凤”。吕敦礼自幼酷爱诗书,与栎社的创始人雾峰林痴仙交情深厚,自年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