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收复台湾又称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是指公元1661年南明将领郑成功驱逐窃取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的事件。郑成功是17世纪著名的抗清名将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世称“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1661年(清朝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
郑成功六岁之前跟随母亲住在平户,直到父亲郑芝龙受明廷招安任官之后,才被接回泉州府安平(原福建省晋江县安平镇,现安海镇)居住读书, 该处现为安海成功小学校址。 1638年(崇祯十一年),郑成功考中秀才,又经考试成为南安县二十位“廪膳生”之一。 1641年(崇祯十四年),迎娶福建泉州惠安进士礼部侍郎董飏先侄女。 1644...
这幅《郑成功弈棋图》是郑成功的传世画像。画面描绘了郑成功坐于松树下一长案旁与人对弈的情景。图中郑成功广额长须,头戴方巾,内穿铠甲,外罩便服,左肘倚案,右手执棋,神情严肃,镇定自若。画面左侧一刚下马的军士抱拳跪地禀报军情,画面右侧落款“壶兰黄梓敬写”,下方钤“黄梓”“才子”二印。《黄梓敬落款...
郑成功简介郑成功(1624—1662),本名森又名福松,福建省南安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父亲郑芝龙为明福建总兵,母亲田川氏系日本人。1645年,郑成功受到隆武帝的召见,受到赏识,被认为本家,赐他国姓(朱),改名成功,被尊称为“国姓爷”。1653年,南明永历帝又封他为“延平郡王”。1646年,清兵进攻福建,郑芝龙率兵降清。郑...
郑成功抗清之战是1646年(清顺治四年,永历元年)至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郑成功在明亡后,退守金门、厦门一带,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的斗争。1646年(清顺治四年,永历元年)八月,清军入闽,九月十八日福州陷落,隆武帝出奔江西汀州被杀。郑成功背父而坚持抗清。他以厦门、金门两岛为抗清基地,北上攻打...
郑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际收复台湾之名将。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母为日本田川氏,原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后由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名成功,故又称国姓爷。 与此同时,清兵开始大举进攻浙东,福建形势骤然紧张起来。郑芝龙接到了“附清同乡”洪承畴的劝降书信,决意解甲降清,郑成功得知父亲要降清,曾苦苦劝阻...
人物名片 郑成功(1624-1662),本名森,南安石井人,被誉为“民族英雄”。 郑成功小时候拜江浙名儒为师,信奉“忠孝节义”。在清兵入关后,清王朝与南明并立,南明隆武帝赏识郑成功,赐姓朱,称“国姓爷”。郑成功焚青衣,举义帜,以“招讨大将军”之名在石井、厦门等地建立抗清基地,队伍从...
十七世纪是世界海洋文化的发端,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曾出现过一位叱咤时代风云的海洋文化先行者,同时也有人称他是欧洲扩张主义的真正障碍—民族英雄郑成功。 采访: 厦门市郑成功纪念馆馆长 曾莹 “郑成功的活动展开于明清交替之际,他于23岁起兵,率领东南沿海人民以厦门、金门两岛为基地,抗拒当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已...
郑成功生卒:1624年~1662年 籍贯: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字号:字明俨,号大木 功绩:收复台湾 【枭雄本色】郑成功是福建南安人。其父郑芝龙在受明朝朝廷招安前是一个海盗帮的首领。母亲叫田川松,是一名日本人,郑成功于明天启四年在日本平户海滨出生,所以郑成功是中日混血儿。7岁之后,他才跟随他的叔父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