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是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于1954年写作的一首现代诗。郑愁予曾提及,他创作《错误》的灵感,源自于跟随父亲调动至襄阳张自忠部队途中听到的一阵马蹄声。被台湾现代诗社收录于1955年出版的《梦土上》。此诗以战争时期的江南为背景,细腻地描绘了思妇期盼归人的深情场景。在诗中,郑愁予巧妙地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的...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当代诗人。台湾中兴大学毕业,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东海大学荣誉讲座教授暨驻校诗人。郑愁予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地,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
郑愁予: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诗人郑愁予上小学时,抗日战争就全面爆发了。他的父亲从陆军大学受训后一毕业就被送到湖北抗战前线,调去襄阳张自忠的部队,走之前嘱人把南京的妻儿送到他们山东的二伯父那里。郑愁予在这千里投亲的路途中,他跟随着母亲经历过各种逃难,一路上见到很多伤兵,炮弹爆炸,战马飞驰。后来,...
郑愁予(1933-),成名甚早,《错误》《赋别》等作数十年来传诵不衰。2005年落籍金门,是金门一大盛事。早期诗作因为心怀故土,家国之情与流放意识浓厚。70年代以后,流浪情怀不复,语言节奏感逐渐放松。近三十年来郑愁予诗以文人情怀与现实余裕为基础,想像与体悟翻上一层,显示一种他人难以模仿的情调,虽无早期的浪漫咏叹...
郑愁予诗选六首 火炼 寂寞的人坐着看花 焚九歌用以炼情燃内篇据以炼性炼性情之为剑者两刃而炼剑之後又如何 就炼炼火的自己吧·炼自己成为容器不再是自己而是大实若虚此所谓炉火纯青是容飞鹅即兴闯入过瘾而不焚身 ·佛外缘 她走进来说: 我停留只能亥时到子时·你来赠我一百零八颗舍利子说是前生火花的相思骨...
郑愁予的诗歌究竟如何呢?此刻,就通过哲学诗画精选出的三首来品读进入。01最经典的一首 《错误》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一、 郑愁予长期在美任教,退休后回国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出生于济南。现代著名诗人。 其父为职业军人。他童年时,随父走南闯北;抗日战争时,随母辗转迁徙,在逃难中,由母启蒙,并教读古诗词。 郑愁予 1949年随双亲至台湾,新竹中学毕业后,就读台北大学统计系。58年毕业后,任职基隆港务局。68年应...
郑愁予《错误》赏析 《错误》是郑愁予的经典之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婉约与寂寞。诗中,主人公漫步江南,偶遇一位佳人,她的容颜如同莲花般绽放又凋零,等待在季节的轮回中。然而,东风未曾吹拂,三月的柳絮也未飘飞,她的心如同孤寂的小城,青石板街道在晚风中显得格外幽静。脚步声悄然无声,三月的春...
郑愁予:错误(120首)‖ 经典重读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当代诗人。台湾中与法商学院(现台北大学)统计系毕业,东海大学荣誉讲座教授暨驻校诗人。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残堡》《小小的岛》《情妇》《如雾起时》。被称为“浪子诗人”,“中国的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