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镇,隶属于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地处延长县西南部,东与七里村街道相接,南与宝塔区麻洞川镇接壤,西与宝塔区川口镇相接。总面积277.9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郑庄镇下辖15个行政村。截至2024年2月,郑庄镇户籍人口13795人,常住人口9543人。2011年,郑庄镇农业总产值2300万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450...
郑庄公名寤生,郑武公之子,公元前743年立,前 701 年去世,在位43年。可以说郑庄公在位期间郑国实力达到顶峰,也可以说郑庄公在位43年,没有最大程度地发展郑国,结果郑庄公死后,遇到大体发展成熟的霸主——齐国,晋国与楚国,直接被三大强国“挤”死。而这一切的起因皆在春秋首“霸”——郑庄公。郑伯克段...
无论郑庄公有多早熟,他都不太可能在十三岁之前就开始参政理政。 郑武公或许为郑庄公配备了强大的政治资源,但此时的郑庄公应该没有能力完全掌握这股力量,而是由他的母亲武姜代为掌管。 此时的郑庄公不但年幼,还没有多少理政经验,更没有多少个人势力,完全可以算是一个标准的弱势君主。 对于朝臣而言,弱势君主上...
乐善敬贤的郑庄。郑君的后代郑庄(郑当时,字庄,陈县人。)也是个侠义之士,好打抱不平,常常救人于危难之中。他曾在困境中解救了梁孝王的大将张羽,因而声名传扬于梁、楚之间。郑当时特别喜欢交朋友。当时条令规定,官吏办公每五天休息一天。郑庄就在长安四郊设置马匹车辆,每逢休假,便四处访朋拜友或迎宾送客...
郑庄是明代“父子五进士”、清代“定国将军”王经和清末著名文人徐继孺等历史名人的故里。郑庄境内文物古迹有莱朱墓、箕子墓和王茂墓群等。建制沿革 明朝洪武初年,郑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清代分属曹县盘庚里、南隅里、青山里。民国时分属曹县第一区、第十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8月,西半部属齐滨县第...
郑庄镇,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地处沁水县中部,东与端氏镇接壤,南与阳城县寺头乡毗邻,西与龙港镇相邻,北与临汾市安泽县为邻,区域面积378.53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16890人。1949年,属沁水县第四区。1950年,属沁水县第三区。1960年,前进公社改称郑庄公社。1984年5月,郑庄公社改郑庄乡...
唐中郎将郑庄宗祠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菜溪乡北溪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始建于唐朝,后十三代孙宋朝郑侨中状元荣归故里祭祖,并重修祠堂,所以后人把祠堂称《郑庄宗祠》,也叫《郑侨祠堂》,现已被仙游县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唐代郑露、郑庄、郑淑,世称南湖三先生,后郑庄迁居兴化县浔阳(今仙游菜溪)...
郑国权臣兴起于郑庄公克段后,由于国内政局稳定,公族的势力得到打压,郑庄公任用异姓诸臣为自己服务,以防止君权受到挑战与威胁。庄公时期的权臣主要有祭仲、高渠弥等。他们一方面建言献策,协助庄公统领军队,为庄公的霸业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身居要位,长此以往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庄公去世之后,他们为了一己之利...
郑庄公(前757年-前701年),姬姓,郑氏,名寤生,是郑国的第三位国君。公元前806年,周宣王之弟姬友被封国于首都镐京附近,国号为郑,郑国由此建立。作为一个西周后期才出现的小诸侯国,第三代国君郑庄公以其雄才大略,攘外安内,使得郑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个强势起来并称霸诸侯。同时,郑庄公之行使得周礼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