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时代古文化遗址在沈阳市于洪区杨士乡郑家洼子村。出土大量青铜兵器,其中以青铜短剑为典型遗物。出土文物中还有石刀、石斧等石器,壶、碗、罐等陶器。经鉴定,遗址所处时期为春秋战国之际,即公元前6-5世纪。郑家洼子遗址的发现,展示出沈阳青铜文化的面貌,对研究中国青铜文化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现为市级文物...
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位于沈阳市于洪区杨士乡郑家洼子村,近年来在这里陆续发掘出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1958年,在郑家洼子北边首次出土了包括青铜剑在内的27件青铜器。1962年和1965年在第一次发现古墓葬的地点附近又发现了一把青铜短剑和十四座古墓。为保护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群,1966年由政府...
郑家洼子青铜短剑是当时的“名剑”1965年,考古人员对郑家洼子周边发现的14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群进行了挖掘,在一座长5米、宽3米的大型古墓(编号为6512)中发掘出青铜器、陶器、石器、骨器等42种797件,其中铜器分为兵器、马具和装饰器,有青铜短剑、青铜镞、镜形饰、刀囊牌饰、斧囊牌饰、刀、斧、凿、马衔...
郑家洼子遗址位于于洪区杨士街郑家三委青铜东巷23号,东距沈阳站约五公里,南距浑河三公里,整个遗址分布在南北长约一公里的土脊上。已发现1、2、3、4四个地点,面积达7万平方米。1965年8月,经考古工作者对第3地点的发掘清理,得知最下层为青铜文化层。内含有青铜短剑类型的墓葬14座;中层为汉文化层,内...
青铜时代古文化遗址在沈阳市于洪区杨士乡郑家洼子村。出土大量青铜兵器,其中以青铜短剑为典型遗物。出土文物中还有石刀、石斧等石器,壶、碗、罐等陶器。即公元前6-5世纪。郑家洼子遗址的发现,展示出沈阳青铜文化的面貌,对研究中国青铜文化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有青铜短剑墓陈列馆。
郑家洼子文化类型,青铜时代考古文化。该文化因1965年首次在沈阳市于洪区杨士乡郑家洼子村发现而得名,是沈阳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青铜文化,文化遗存已发现有遗址和墓群等遗存。遗址多位河畔台地,房址发现有半地穴式,内有灶址和柱洞。出土遗物有石器、陶器、铜器、骨器等。石器多为磨制,有石斧、石刀、...
“越王勾践剑”是春秋霸主勾践的“王者之剑”,也是中原青铜剑的代表。而在沈阳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陈列馆里有三把青铜短剑,虽然至今还“找不到主人”,但是它们确是东北系青铜短剑的代表。把东北系青铜短剑与中原青铜剑对比,可以清楚看出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
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陈列馆是以6512号古墓发掘现场为依托建立的小型遗址类博物馆。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李晓钟说:“6512号古墓它并不是第一批挖掘的古墓。1958年,该地区发现青铜文物后,沈阳市政府立即组织考古人员挖掘,挖掘工作持续了多年。1965年的一天,一名考古人员无意中发现一只刚从地洞里跑出来的老鼠...
郑家洼子,位于沈阳市于洪区西南,原属铁西区郑家洼子村,因地势低洼多沼泽而得名。这个遗址分布在郑家洼子南北长约1公里的土脊上,面积达7万平方米。1958年,这里首次出土了包括青铜短剑在内的27件青铜器,这也是沈阳地区首次发现的青铜短剑。1962年,又发现了一把青铜短剑。1965年5月底至6月初,发掘并清理了2座土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