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庙属于郑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庙址在现今兴隆行政村双垛村民组,靠走马沟埂边上。1937年,郑世安主修家谱,建造郑氏宗祠兼庙堂,是祠庙合一的建筑。祠庙内供有郑氏祖宗牌位和三尊扬子菩萨。简介 郑家原籍芜湖对江——无为二坝。1931年发大水,郑世安在长江中顺流而下,捞起三尊木质菩萨,有大、中、...
新竹北门的“郑氏家庙”就是这一家族的象征,这里汇聚了郑成功的后人。🏛️家庙建筑宏伟,采用三进二院式设计,单檐燕尾屋脊,前殿步廊墙上的砖雕装饰显得考究而雅致。清代中举以上人家可立旗杆,代表功名和荣誉,家庙前的四座石旗杆台及进士、举人、贡生、明经、节孝等多面匾额,证明了郑家文教兴旺的家族传统。📜家庙...
郑姓在揭阳地区有着深厚的根基,作为旺族,其祠堂和家庙在各郑氏村落和聚居区中都有所分布。其中,位于榕城区西马街道北市社区郑厝池的郑氏家庙——绵德堂,自清乾隆年间由揭阳名人郑大进倡议并由郑氏族人集资创建以来,便成为了潮汕传统建筑的瑰宝。该家庙在清末宣统前一年落成,其大部分墙体和构件都得以完好保留,展...
永思堂。郑氏家庙永思堂,族老皆谓之建于明,现仍存有的青砖墙和石柱及部分木雕皆古朴,可做考证依据,历代修缮呈现出不同时代的风格,很是难得!#潮汕祠堂#潮汕文化习俗#永新#郑氏家族#郑清之 优化购票服务上新了!春运期间铁路12306试点推出“系统自动提交购票订单”。#新闻新鲜说 :期待试点效果,希望早日全国推广。
新竹郑氏家庙 新竹郑氏家庙位于台湾新竹市北区,为新竹北门郑氏的家庙,于1985年8月19日公告为三级古迹,后改为市定古迹。该建筑于咸丰三年(1853年)由祭祀公业郑振祖兴建,与先前所兴建的进士第,后来所兴建的春官第、吉利第并排在同一条街上(顺序依次为进士第、春官第、吉利第、郑氏家庙)。
文溪郑氏开基祖郑铭,系永定始祖郑清之第十一代裔孙。明洪武年间从事贸易来往于太平里,于明景泰四年(1453) 从永定县城郊恩坑迁入文溪开基,并兴建家庙以奉祀列祖列宗。明万历三十二年 (1604)家庙有过重修。300 多年后于民国 35 年(1946)再次重修,此后因年代久远,虽经多次修缮但仍显破旧不堪。为缅怀祖德,...
兰溪郑氏家庙始建于明代。郑瓘的祖父郑迪(1388-1436),字宗吉,号诚乐。他在永乐戊子科浙江乡试中,考中举人。起初,郑迪授官县训导,后来历升鲁王府左长史。“大父诚乐公实曾八公六世孙,登永乐六年(1408)乡荐,官至长史。礼,大夫得立家庙以祀其祖而早卒。”(6)长史,正五品,掌藩王府政令、辅相规...
现家庙内还有一块青石匾,据说就是郑一信的景莲楼匾额,寓意“其景如莲,出淤泥而不染”。近年来,随着国家层面对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视,仕尾郑氏家庙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倡导。在家庙内举办各种家风家训、廉政教育等展览宣传活动,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数百载家风悠悠如歌,...
据史书记载,清朝顺治年间,樊姓人家从今天的六汪镇六汪村迁徙至此,建立了新的村落。这个村落因其后方存在一座建于宋末元初的郑姓人修建的倒坐观音庙,因此得名“郑家庙”。在清光绪二年(1876年),王友善从郑家庙出发考察山势,随后刘、单两姓也相继来到此地。进入民国三十年,王佩菜等人主持了一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