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年又捐 10 万元,加之海内外宗亲的捐款,重修家庙历时二年,重焕新姿。德化三班硕杰郑氏历代人丁兴盛,自郑昭祖公开基硕杰鼎建光裕堂,迄今已传45世据不完全统计,定居在三班镇内的后裔约有 6200 多人,移居本县、本省及海外的众多。硕杰郑氏簪缨世家、人文辈出。据《德化县志》载,硕杰郑氏邑南望族,...
新竹北门的“郑氏家庙”就是这一家族的象征,这里汇聚了郑成功的后人。🏛️家庙建筑宏伟,采用三进二院式设计,单檐燕尾屋脊,前殿步廊墙上的砖雕装饰显得考究而雅致。清代中举以上人家可立旗杆,代表功名和荣誉,家庙前的四座石旗杆台及进士、举人、贡生、明经、节孝等多面匾额,证明了郑家文教兴旺的家族传统。📜家庙...
郑迪的第三子、即郑瓘的父亲郑锜也有创建家庙的想法,但也没有实现愿望。“先父听庵公欲为未果,而遗其责于瓘”。(7)弘治十年(1497),郑瓘弃官归家,他回到家乡兰溪,随即实施他父亲的遗愿。不过,郑瓘考虑到自家财力匮乏,打算动员家族的力量来完成这个事业。正德十二年(1517),郑氏家族将祖墓山上的树木...
主厅设祭祀神龛,上供奉“三公”画像及文溪郑氏历代先祖神位。文溪郑氏开基祖郑铭,系永定始祖郑清之第十一代裔孙。明洪武年间从事贸易来往于太平里,于明景泰四年(1453) 从永定县城郊恩坑迁入文溪开基,并兴建家庙以奉祀列祖列宗。明万历三十二年 (1604)家庙有过重修。300 多年后于民国 35 年(1946)再次重修...
郑氏家庙坐落于榕城西马片区新街桥头打铜街深处的郑厝池畔,其堂号“绵德堂”寓意着瓜瓞绵绵、子孙长延的美好期许。这座主座祠堂采用独特的三进三门五开间式石木结构,屋顶大脊上嵌瓷的人物、花木、飞禽走兽形象栩栩如生,精美且恢宏。祠内木雕、石雕琳琅满目,题材广泛,涵盖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珍禽瑞兽以及江海水族...
现家庙内还有一块青石匾,据说就是郑一信的景莲楼匾额,寓意“其景如莲,出淤泥而不染”。近年来,随着国家层面对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视,仕尾郑氏家庙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倡导。在家庙内举办各种家风家训、廉政教育等展览宣传活动,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数百载家风悠悠如歌,...
揭阳榕城郑氏家庙,是揭阳郑氏之会宗祠,清光绪年间兴建,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在目前榕城同类建筑中,面积最大。最近揭阳郑氏宗亲合力重修,重焕光彩。 郑氏家庙位于榕城西马片区新街桥头打铜街后面的郑厝池,堂号“绵德堂”,取瓜瓞绵绵、子孙长延之意。主座祠堂为三进三门五开...
🏯郑氏家庙:潮州乡村的古韵记忆 🏡在新院前村,有一座历史悠久的郑氏家庙,它是郑大进家族的祖祠,建于清乾隆年间。这座家庙共有三进,虽然显得简朴,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家庙门前的对联“尚书门第、太史家风”彰显了家族的显赫历史。太史和尚书分别指代旧时该族派系的两位高官:一是丰顺九河乡的郑家兰,他...
作为郑三生将军的故乡井溪村,其始祖日新公在元末明初(约1370年)在此开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日新公以孝悌传家,以耕读裕后,以积厚流光,枝繁派衍,至八修族谱成开刷时(2013年),郑氏祠下拥有700余户,人丁超过3600多人。位于井溪村中的郑氏宗祠(家庙)据族谱记载建于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郑...
据史书记载,清朝顺治年间,樊姓人家从今天的六汪镇六汪村迁徙至此,建立了新的村落。这个村落因其后方存在一座建于宋末元初的郑姓人修建的倒坐观音庙,因此得名“郑家庙”。在清光绪二年(1876年),王友善从郑家庙出发考察山势,随后刘、单两姓也相继来到此地。进入民国三十年,王佩菜等人主持了一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