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白匋先生曾这样评价郑传鉴:“他善于说戏、授徒,对于昆剧的保存,他是个大功臣。”郑传鉴创排了《牡丹亭》《长生殿》《十五贯》等重点剧目,并先后担任华东戏曲研究院昆剧演员训练班、上海市戏曲学校教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演员,比如张世铮、计镇华、黄小牛等等。 △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艺术档案馆馆藏——郑传鉴...
网易云音乐是一款专注于发现与分享的音乐产品,依托专业音乐人、DJ、好友推荐及社交功能,为用户打造全新的音乐生活。
郑传鉴(1910年1月19日-1996年7月6日),原名荣寿,字镜臣,江苏苏州人,技导、昆剧演员,工老生。 1921年,加入昆剧传习所学习昆剧。1924年,在上海笑舞台第一次参加公演。1925年,演出昆剧《渔家乐》《千钟禄》。1927年,参演《寻亲记》《千金记》《鸣凤记》等剧目。1931年,组成“仙霓社”。1933年,演出《玉麒麟》...
郑传鉴 别名 字镜臣 职业 昆曲老生 祖籍 江苏苏州 折叠编辑本段艺术特点 他嗓音虽带沙哑,然唱念苍劲有力,讲究音律韵味。在表演艺术上,既不失传统风范,又善于融化发展原有程式动作,注意身段、台步的飘逸优美,更重视通过面部表情及眼神的运用,正确而有分寸地抒发人物的喜怒哀乐内在情感,扮演的各类人物、无不形神兼备...
何芳:外公郑传鉴从这里走向他的昆曲舞台 人间烟火姑苏城,满池芙蕖弦琶铮。漫步姑苏小巷,亦如随时传入耳中的评弹,舒适缓慢,徐徐道来。桃花坞五亩园,隐藏着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戏剧教育机构——昆剧传习所。外公郑传鉴正是从这里走向他的舞台。记忆里的外公,风趣幽默,慈爱睿智,脸上总写着笑意。他喜欢喝小酒...
恩师情缘——从郑传鉴老师学艺记 作者:张世铮 (本文选自《戏曲艺术》1992年第4期) 我与郑传鉴先生,从相识到相处的数十年间,他对我的教诲,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师生之情。不是父母,胜似父母。这也许是缘份吧。 我1953年进浙江昆剧团学艺,起先学小生,周传瑛先生是我的启蒙老师。虽然那时学习环境十分艰苦,可我的老师却...
昆曲集30--《 昆剧传字辈(三十)郑传鉴》是昆曲集 昆剧传字辈的第30集视频,该合集共计30集,视频收藏或关注UP主,及时了解更多相关视频内容。
郑传鉴 0 性别:男职业:演员出生地:中国,江苏,苏州生日:1910年1月19日郑传鉴(1910年1月19日-1996年7月6日),原名荣寿,字镜臣,江苏苏州人,技导、昆剧演员,工老生。1921年,加入昆剧传习所学习昆剧。1924年,在上海笑舞台第一次参加公演。1925年,演出昆剧《渔家乐》《千钟禄》。1927年,参演《寻亲记》《...
郑传鉴 [公元1910年-1996年] 郑传鉴介绍: 郑传鉴(1910—1996) 男,技导、昆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名郑荣寿,出生于苏州市工人家庭。11岁考入苏州“昆剧传习所”,师从吴义生,工老生。1944年加入雪声剧团,负责教练身段动作,协助导演排戏,为越剧的革新发展作出了贡献。后又兼职于玉兰、云华、合作、少壮、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