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孤台》是由余威(Lvv)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中国风歌曲。这是余威首次以名胜古迹为歌名的一首歌,也是第一次为家乡赣州提笔创作的一首佳作。创作背景 2014年春节期间,余威登上故乡的郁孤台。放眼望向因树木葱郁,山势孤独而得名的郁孤台,孤立在贺兰山中的余威思绪万千,不由得想起了伤心的往事,便执笔写...
后几经兴废,仍名郁孤台。1983年按清代同治年式样重建。台有3层,高17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游人登上郁孤台,可远眺市区全景。 全文 开放时间 全年09:00-21:30开放,具体营业状态以当天开放情况为准。 必看贴士 现已依托郁孤台扩建为开放性的历史文化公园——郁孤台公园,来游览郁孤台时可一起游览公园。 用户...
郁孤台,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古建筑,历经风雨洗礼,见证了赣州这座古城的兴衰变迁。它坐落在贺兰山顶,海拔虽不高,却足以俯瞰整个赣州城,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抒发情感、寄托抱负的绝佳之地。从唐代李勉的“望阙”之名,到宋代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情感和文化底蕴。走进郁孤台景区,首...
郁孤台始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修缮与扩建,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坐落在赣州市区的西北部,背倚贺兰山,面朝章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据传,郁孤台之名源于其所在的山峰“郁孤”,寓意着孤独而挺拔,恰如文人墨客在乱世中的坚韧与不屈。走进郁孤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青砖...
”赣州历史城区西北部,是著名的郁孤台。800多年前,南宋词人辛弃疾写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让郁孤台名扬天下。2012年,赣州市启动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改造工程,在修缮原有历史建筑的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如今,城区内郁孤台、南市街、灶儿巷、姚衙前、慈姑岭等历史文化街区连成一...
来时身临造口,怀想隆祐被追至此,已足够苍凉,回时郁孤台破败,清江水寒凉,更添一份忧伤。这就是辛弃疾的郁孤台,南宋如缕国脉,莫说清江多少行人泪,单单辛弃疾一人已足以令人望而却步,触之即伤。结语 秋雨已停,红枫落尽,回头再望眼郁孤台,他失去了宋朝的儒官风流了吗?它还是属于辛弃疾的吗?我的眼睛...
郁孤台 [ yù gū tái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yù gū tái ] 古台名。在江西·赣州市西南贺兰山顶。因高阜郁然孤起,故名。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亲密无间 入木三分 囫囵吞枣 墨守成规 宵衣旰食 左右逢源 沧海一粟 自怨自艾 ...
郁孤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那时,它不过是一座简单的观景楼,供人们登高望远,欣赏江景。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郁孤台也经历了多次兴衰与重建。宋代时,郁孤台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了赣州城内的一处重要名胜。辛弃疾、苏东坡等文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传世佳作。然而,明清时期,由于战乱与自然灾害,郁孤台也多次毁于...
郁孤台位于赣州老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海拔131米,是城区的制高点,因树木葱郁,山势孤独而得名,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仍名郁孤台。1983年按清代同治年式样重建。郁孤台有3层,高17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郁孤台是赣州老城区的制高点,台上建有3层高的仿木结构楼阁,登上郁孤台,可俯瞰赣州古城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