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冶田,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贡生,自民国初始,历任政府多职,比较有影响力,在家乡兴办“尚志学堂”,兴修水利,尤其是在海州开埠,陇海铁路东延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得知南通张謇企图将铁路转向经清江浦修至通州后,邵冶田与张謇在报纸上展开笔战,并联络海属同乡议员联名争辩,终将陇海铁路修至连云港。#近代历史人物 ...
板浦士绅带着既有文稿到南京四下游说,由邵冶田以议员名义向省议会提出分县议案,后经表决通过,从东海县内划出板浦等11镇为新县。因其在朐山之东,初议名为朐东县。后由省署改名为灌云,取南有灌河、北有云台山之意。海灌分治,其速度是“迅雷不及掩耳”,海州城内的人士来不及做出反应,甚至还不知道这件事。
邵冶田(1863-1944) 名长容,字冶田,灌云县(宁海乡)人。清光绪年间,受业于板浦敦善书院,海州乡试秀才,复经岁科两试,以字冠全场,成绩优等,补为禀生。未久,膺选为江苏省咨议局议员,是灌云县建治力主者之一。民国元年(1912),国民政府成立,任江苏省都督府审计员。因受当时新学影响,他十分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