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同样展现了其艺术魅力。他的咏物诗写作特点在于通过对物体的精细刻画,寄托诗人的情感和理想。在思想内涵上,邵伯温的咏物诗不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更是诗人自身人格理想的体现,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境界的价值取向。抒情诗,写作特点在于直抒胸臆,情感真挚而深沉。这类诗中的情感表达既直接又...
《易》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孟子》曰:“则闻而知之,则见而知之。”伯温以先君子之故,亲接前辈,与夫侍家庭,居乡党,游宦学,得前言往行为多。以畜其德则不敢当,而老景侵寻,偶负后死者之责,类之为书,曰《闻见录》,尚庶几焉。绍兴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壬申河南邵伯温书。 卷一 〇 自唐...
历史人物> 邵伯温 【生卒】:1057——1134 字子文,洛阳(今属河南)人。受其父邵雍之教诲,又师事司马光等,所闻日博,尤知当世之务。元祐中,授大名府助教,调长子县尉。徽宗即位,不附权贵,建请复旧制,解除元祐党禁,力戒劳民用兵。出监华州西岳庙,擢提点成都路刑狱,进利路转运副使、提举太平观,卒。著有《...
《邵伯温传》是元朝创作的史传作品。邵伯温字子文,河南洛阳人,是康节处士邵雍之子。邵雍生前颇有名望,与司马光、韩维、吕公著、程颐、程颢等皆有密切交往。邵伯温在家聆听父亲教诲,在外则以司马光等为师。司马光等人不讲资格辈份,与邵伯温结成忘年之交。邵伯温因此而获益良多,知识更加渊博,且特别能明察时务...
邵伯温(一○五七~一一三四),字子文,洛阳(今属河南)人。雍子。哲宗元祐中以荐授大名府助教,调潞州长子县尉。绍圣初,章惇为相,欲用之,避不就,监永兴军铸钱监。徽宗时,知陕州灵宝县,政和间徙芮城县(民国《芮城县志》卷八)。丁母忧,服除,主管永兴军耀州三白渠公事。除知果州,擢提点成都路刑狱,利州路转运副...
邵伯温字子文,河南洛阳人,是康节处士邵雍之子。邵雍生前颇有名望,与司马光、韩维、吕公著、程颐、程颢等皆有密切交往。邵伯温在家聆听父亲教诲,在外则以司马光等为师。司马光等人不讲资格辈份,与邵伯温结成忘年之交。邵伯温因此而获益良多,知识更加渊博,且特别能明察时务。司马光任宰相时,曾打算荐举邵伯温,可惜...
邵伯温·宋 守臣方效献芹心,直拎移根到上林。 充贡先时犹茂绿,置邮须更待黄深。 黄柑 邵伯温·宋 果山仙果秀天香,处处圆金树树黄。 书后欲题三百颗,满林犹待洞庭霜。 观进黄柑 邵伯温·宋 果州多黄柑,初比橘柚贱。 一朝贡神州,妙极天下选。 使者谨共时,顿首乃敢遣。 郡治五绝 邵伯温·宋 蜀地...
邵伯温(宋)•《易学辩惑》邵伯温(1055年-1134年),字子文,洛阳人,邵雍之子。生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卒于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年八十岁。元佑中,(公元1090年左右)因荐特授大名府助教;调潞州长子县尉。绍圣初,(公元1094年)章敦为相。敦曾师雍,欲引用伯温。伯温百计避免。徽宗即位...
因为邵伯温的关系,他们一家父子四人,都与犍为发生了深深的关系,为犍为的历史文化底蕴增添了厚重的一笔。 邵伯温(1055年-1134年),字子文,洛阳人,邵雍之子。生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卒于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年八十岁。 元佑中,(公元1090年左右)因荐特授大名府助教;调潞州长子县尉。绍圣初,(公元10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