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邱式邦回到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承担飞蝗防治的工作任务。他首创六六六粉剂治蝗的技术,为我国治蝗工作开拓了新的途径。邱式邦还对松毛虫的防治研究倾注了很大精力,设计配制DDT液剂涂干防治的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48年,邱式邦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奖学金。次年他赴英国剑桥大学动物系深造,在著名昆虫学...
邱式邦在晚年回忆起这门课程时还风趣地说:“……不但上课必须仔细听、做笔记,下课后还要开夜车查生字,时不时还来一次不经预告的Quiz(测验),大家提心吊胆怕不能Pass(通过)。”这一阶段里,邱式邦印象深刻的是,老师郑章成先生和刘廷蔚先生的教导,不仅强化了他的学术能力,还使...
邱式邦(1911-2011),男,浙江省吴兴县人,著名昆虫学家。1935 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生物系,1948—1951 年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害虫防治研究70 余年,发表学术论文105 篇。阐明了蝗虫、松毛虫、玉米螟、大豆害虫、甘蔗害虫等多种重大害...
邱式邦(1911年- ),浙江吴兴人。中国近现代农业昆虫学家。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生物系。曾任南京中央...
1994 - 邱式邦 -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被引量: 14 收藏相关文章 麦田接种释放中华草蛉成活率的研究 1991 - 周伟儒,王韧,邱式邦 - 《生物防治通报》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用黄豆芽作产卵植物繁殖东亚小花蝽 1991 - 周伟儒,王韧,邱式邦 - 《生物防治通报》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麦田接种...
他的科研成果丰硕,发表论文106篇,培养了多位高级科研人才,包括2名博士生、1名博士后和3名硕士生。1980年,邱式邦因其杰出贡献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遗憾的是,邱式邦先生于2010年12月29日在北京因病辞世,享年100岁,他的科学精神和卓越贡献将永载史册。
邱式邦在防治飞蝗和土蝗上做出了显著贡献。1951年回国后,他深入天津蝗区,鉴于国产六六六的供应问题,他创新提出采用喷粉与毒饵结合的方式,使得一亩地的六六六粉剂量能覆盖六亩地,大大节省了劳力和经费。1952年,河北、山东、平原三省的21个县广泛使用毒饵治蝗,面积达到80万亩,成为中国治蝗史上的一大...
新华网北京9月30日电(李楠)9月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举行邱式邦院士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该纪念活动通过举办“邱式邦院士铜像揭幕仪式”和“纪念邱式邦院士诞辰110周年学术报告会”以此来缅怀邱式邦为中国植物保护事业作出的积极贡献。 邱式邦院士作为我国著名的农业昆虫学家、植物保护学家,我国农业害虫综...
科学家日历丨他被誉为“新中国治蝗英雄”,矢志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净土——邱式邦 / 福利大放送,答题领红包 / 通知通知!新一轮红包活动开始啦!每天12:00-24:00!原标题:《科学家日历丨他被誉为“新中国治蝗英雄”,矢志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净土——邱式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