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提三藏,中天竺人。“那提”,梵音讹转,义为“福生”。 那提少而出家,后历游锡兰(今斯里兰卡)和南海诸国,于唐代高宗永徽六年(公元655年)至长安,被敕住大慈恩寺,并于此时与玄奘法师相识。 2 不过学术界也有人对那提其人、其事及其时等持怀疑态度,对史传所言其与玄奘的关系也并不相信,甚至认为《续高僧...
那提三藏,出身中印度,早年出家,游历四方,足迹远至锡兰与楞伽山,乃至南海诸国。他精通多国语言,积极传播佛法,尤其在得知中国佛教兴盛后,于655年携带大乘和小乘经律论五百余包,共计一千五百多部,来到长安,被安置在慈恩寺。那时,玄奘法师的翻译事业如日中天,但他并未受到重视。翌年,那提三藏...
那提三藏 /Natti Sanzang/ 最后更新2022-01-10 浏览9次 唐代名僧。 所属专题 丝绸之路 梵名 布如乌伐邪 梵名布如乌伐邪,讹为那提,译为“福生”。中印度人,少出家为僧,名师指教,志气宏远,以弘法为怀,曾南至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及南海诸国弘法,精通昆仑语。后收集大小乘经律500余夹,合1500余部,于唐...
那提三藏,本名福生,依梵文发音为布如乌代邪,因其名字繁多,通常简称为那提。他出身于印度中部,自小出家,师从开悟大师,志向宏大,致力于弘扬佛法。他的足迹遍历各国,致力于传播知识和教义,尤其精通语言和各种解释,曾被大夏国召为文士,被誉为本国兰台的杰出作者。那提三藏个性广泛热爱,对新知充...
那提三藏(京大慈恩寺梵僧)[《续高僧传》卷四] 摘自:历代名僧辞典 - 顾伟康编 那提三藏。唐曰福生。具依梵言。则云布如乌代邪。以言烦多故。此但讹略而云那提也。本中印度人。少出家。名师开悟。志气雄远弘道为怀。历游诸国务在开物。而善达声明通诸诂训。大夏召为文士。拟此土兰台著作者。性泛爱...
佛说百佛名经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天王。四天大王。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
隋朝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翻译 大乘大方等日藏经卷第四 菩萨使品第三 那时,频婆娑罗王见到了前所未见的无量阿僧只梵天、帝释天、那罗延天以及四天下的转轮圣王,见到后心中大为欢喜,便从座位上起身,站在一旁。 那时,四使菩萨摩诃萨及其眷属都合掌向着释迦牟尼佛。此时,日行藏菩萨将瞻波迦华鬘散落在释迦牟尼佛的...
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加入书架开始阅读 如是我闻。一时佛婆伽婆。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悉是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诸重担获得己利。尽诸有结其心善得解脱善得自在。善通奢摩他毗钵舍那。其名曰净命阿若憍陈如。净命马胜。净命贤胜。净命婆沙波。净命摩诃那摩。净命沤楼...
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加入书架开始阅读 佛名经有好几部: 一、元魏菩提流支所译的佛说佛名经,十二卷,举一万一千九十三尊。 二、失译人名,三十卷。 三、隋朝闍那崛多译的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八卷。 四、失译人名,三劫三千诸佛名经,三卷,简称三千佛名经。 五、隋朝那连提耶舍所译的百佛名...
作者:[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 类型:乾隆藏-小乘论 简介 目录 正文 序 卷第一 卷第二 卷第三 卷第四 卷第五 卷第六 经部: 易类 书类 诗类 礼类 春秋类 孝经类 五经总义类 四书类 乐类 小学类 启蒙蒙学 史部: 正史类 编年类 纪事本末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