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窑陶瓷烧制技艺,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邢窑是中国唐代著名的七大名窑之一,邢窑始于北朝,盛于唐,衰于五代,烧制时间约800多年,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邢窑以产品种类丰富,胎质坚实细腻,装饰技法精美,而成为唐代名窑。邢窑白瓷胎体坚硬细薄,叩之声音清脆悦耳,釉面光润,釉色洁白...
邢窑的中心窑场位于今河北省内丘县和临城县,因这一地域在唐代隶属邢州管辖,故名邢窑。 邢窑盛产白瓷,胎质细腻,釉色洁白。据考证,邢窑始烧于北朝,衰于五代,终于元代,唐代时邢窑为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也是中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 邢窑白瓷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一向以青瓷为...
邢窑白瓷不仅是大唐邢州城的产业名片,更是拉动邢州城经济发展的重要商品,邢州城也就成为当时北方乃至全国的陶瓷之都。】 【进入唐代以后,中国的陶瓷工艺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创造出不少艺术精品。当时由于邢窑白瓷被上流社会视为珍品,其烧制技艺代表了天时最高水平,因此...
邢窑窑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的西坚固村和内丘县的西关村一带,因唐时地属邢州,故名邢窑。文献记载,邢窑原为民窑,可能从唐中晚期开始年年向皇宫进贡瓷器。邢窑创烧于北朝晚期,极盛于隋唐,终于元。以产白瓷著称,兼烧黄釉瓷、青瓷和三彩瓷。唐邢窑白瓷质量居全国前列,“天下无贵贱通用之”。我国古代陶瓷...
邢窑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临城县境内的太行山东麓丘陵和平原地带,是一处隋-五代的瓷窑遗址。邢窑遗址总面积约300余平方公里,是中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唐代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首创匣钵烧法,开创了独特制瓷工艺和先进的烧造技术,为精美瓷器的烧制成功起到...
邢窑位于太行山东麓,散布在内丘县冯唐村、宋村以北,临城县祁村、双井村以南,内丘县西丘村以东,隆尧县双碑村以西的狭长地带内,总面积约 300余平方公里。其中内丘县城关一带的唐代白瓷窑最为集中,烧制白瓷的质量也最为精致。因此,这一地区应是当时邢窑瓷器的烧制中心。它四周的窑址应是由此而发展的。唐代瓷窑...
邢窑是中国白瓷的发祥地。中国古代最早的官窑之一。邢窑创烧于北朝晚期,经过隋朝的飞速发展,到唐朝已达到鼎盛阶段,衰落于唐末五代时期,成为我国早期生产白瓷的中心。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唐代邢窑白瓷远销海外。邢窑古代窑址位于今邢台市临城县与内丘县一带。邢瓷从瓷质上分成三个品种:粗白瓷、细白瓷和透...
据历史记载邢窑在唐代是以邢州的名字而命名的,邢州包括现在的河北省的邢台市周边的一些地区。如内丘、临城、 高邑县等一些地区。由于在唐代这些地区都属于邢州,故而将这地区的窑口称之为邢窑或邢瓷。那么在历史经过了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书中描述的邢窑以及出土的邢窑产品,其最终的生产地在哪里呢?我们再根据历史...
唐·邢窑贴塑草叶纹水盂 高5.7cm 五代 邢窑白釉虎形枕 长19.5cm 邢窑白瓷按其胎、釉的质地,可以分为粗白瓷和细白瓷,底款常见有“盈”字款、“翰林”款,可见当时邢窑白瓷也是为官方制瓷的。而且还有一种叫做“透光白瓷”的品种最为世人所称道。 元 邢窑「盈」字款小罐 成交价:RMB 138,000 北京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