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风港原则”是处理网络服务商与版权人纠纷解决的核心原则。“避风港原则”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提出,中国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一、避风港原则的基本概念 避风港原则的核心在于保护那些仅提供平台服务,而不直接参与内容制作的网络服务提供商。这一原则的目的是鼓励网络服务提供商积极采取措施,防止侵权内容的传播,同时避免他们因用户上传的侵权内容而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二、避风港原则的具体规定 根据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避...
避风港原则是指在发生著作权侵权案件时,当ISP(网络服务提供商)只提供空间服务,并不制作网页内容,如果ISP被告知侵权,就有删除的义务,否则就被会视为侵权。如果侵权内容既不在ISP的服务器上存储,又没有被告知哪些内容应该删除,则ISP不承担侵权责任。避风港原则也被应用在搜索引擎、网络存储等领域。 在实践中,避风港原...
“避风港原则”其最早的立法本意在于限制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范围,平衡版权人、网络服务提供者及网络用户三方网络主体间的利益关系。①目前,我国对于“避风港”的立法发展从最早的“通知-删除”规则,到《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的“通知-必要措施”。相比较过去“通知-删除”,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特殊责任而言,判断...
避风港原则是在民事网络侵权领域内的一项原则,它为网络平台的免责事由提供了基础。具体情况是指,当权利人发现网络上对自身的侵权行为时,可以及时通知网络平台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断开链接、封号等措施停止侵权人的侵权行为,网络平台也需及时通知侵权人对它采取措施的原因。而此时,网络平台不构成侵权,即只需完成通知、采取...
在民事网络侵权领域中,避风港原则是一个关键性的指导原则,为实现网络平台的免于承担赔偿责任的各种情形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该原则的核心内容在于,当专利权人或著作权人等权利人发现其合法权益在网络空间中遭受到他人的侵害时,有权立即通知相应的网络平台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例如切断与侵权行为有关的链接或者...
避风港原则是指在网络著作权侵权领域中,当网络服务提供者被权利人告知其服务所涉及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等侵犯了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时,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承担删除或断开链接的义务。法规1 避风港原则的定义与适用 避风港原则主要适用于网络服务提供者,尤其是那些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或者提供搜索、链接服务的提供者...
简述避风港原则 避风港原则是指在互联网上保护用户的隐私和言论自由的一项原则。该原则源自于法国国际人权宣言议程,并获得了联合国的支持。避风港原则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在尊重用户隐私和言论自由的前提下,拒绝向任何非法请求提供用户的个人信息或限制用户的言论自由。 避风港原则追求的是在互联网上维护用户的基本...
避风港原则(Safe Harbor Principle)是指在信息安全领域中,一种为跨境数据传输提供法律保护的原则。它旨在确保个人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在全球化信息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关名词 1.个人数据保护:指对个人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过程中的隐私和安全保护措施。 –示例:一个电子商务平台收集用户的姓名、地址、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