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五毒古人认为端午仲夏,俗称“五毒”有: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所以,必须采取预防、服药和禳除等等手段来避五毒。一、吃雄黄酒,洒雄黄酒,是古人避五毒的一种方法。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雄黄性味辛温,有毒,具有解毒虫、燥湿、杀虫、祛痰功效。并认为雄黄祛除毒虫作用。至于驱虫,也不一定非用雄黄酒...
五毒瓶 清乾隆 观复博物馆藏“以毒攻毒”的五毒纹样为了驱邪避毒、祛病防疫,由这五种毒物组成的装饰图案,便成为了端午节,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必备的应景纹样,从而达到“以毒攻毒”的效果。五毒图案五毒纹中的五毒通常以散点式分布,风格偏向于写实,动物姿态上少了几分狰狞,常与老虎、艾草、鸡、葫芦等元素,形...
一、避五毒 前一阵子,上海白蚁爆发,刘畊宏也未能幸免,直播打白蚁。 端午前后,温度高、湿度大,是各类毒虫繁衍出没的时节。 所以要加强防护,以免受到伤害。 古代的五毒,不是猛兽,而是: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这五种动物。 而端午的各种习俗,也是围绕着防...
在民俗中,人们采用多种方式来“避五毒”,诸如制作五毒图、五毒兜,以及食用五毒饼、穿着五毒鞋等。五毒图通常是在红纸上描绘“五毒”形象,然后以五根针将其钉在墙上,寓意将“五毒”钉死,从而避免其侵扰。而端午节时,人们则会在门上悬挂艾草或菖蒲,以驱除害虫,这种习俗至今仍广泛延续。为何要在端午节时...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避五毒。五毒,即蛇、蝎、蜈蚣、壁虎、蟾蜍,它们在夏季活跃,容易伤人。为了避免被五毒侵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插艾草:艾草具有驱虫、辟邪的功效。在端午节,将艾草插在门口、窗户上,可以驱赶蚊虫,预防疾病。2. 佩香囊:香囊内装有雄黄、艾叶、菖蒲...
那么,进入五毒月 我们应该怎么“避五毒”呢? 节饮食,清心健脾 我们不要在酷热的环境里面停留太长的时间,及时补充水分,其中以温开水最佳,解渴能力最强,益气养阴。在日常生活中应不吃凉食,以免耗伤脾胃阳气,三餐规律,防止饥饱不均伤害脾...
端午节避五毒的风俗源于古代的信仰和习俗,主要与“五毒”有关,即蛇、蝎子、蜈蚣、壁虎和蟾蜍这五种被认为有毒的动物。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认为这些动物毒性最旺,因此采取各种措施来避免被它们伤害。以下是一些避五毒的习俗:吃雄黄酒。古人认为雄黄可以解毒虫、燥湿、杀虫、祛痰,因此喝雄黄酒被认为可以避免五毒的...
避五毒的现代思考 端午节习俗与科学结合 在古代,农历五月常被视为一个不吉利的月份。这或许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天气炎热,南方更是闷热潮湿、多雨,容易使人感染疾病。同时,各种害虫也开始活跃并大量繁衍。在现代,端午习俗需结合科学方法来防虫,建议避免去毒虫常出没的地方,并积极研究寻求治疗方法。通过佩戴香包、品尝...
“避五毒” DRAGON BOAT FESTIVAL 习俗起源 夏季是阴阳二气相争的时节,阳动于上、阴迫于下,午月纯阳正气,乃阴邪之所惧。 夏季也是一个驱除瘟疫的季度,仲夏端午阳气旺盛,万物至此皆盛,是草药一年里药性最强的一天。 但端午在古代北方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这个思想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