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事 [ bì shì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bì shì ] 谓逃避职事。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百科释义 报错 避事,汉语词汇。拼音:bì shì是谓逃避职事。出自《汉书》。 查看百科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由网友自行编辑。
词语: 避事 拼音: bì shì 注音:ㄅㄧˋㄕㄧˋ 引证解释: 谓逃避职事。《宋书·蔡兴宗传》:“时 义恭 録尚书事,受遗辅政,阿衡幼主,而引身避事,政归近习。”唐 李端 《长安书事寄卢纶》诗:“趋途非要路,避事乐空林。”元 虞集 《陈文靖公谥议》:“此其视无能而求用,避事而取名,以傲忽欺罔...
在《宋书·蔡兴宗传》中,描述了当时义恭录尚书事,受遗辅政,阿衡幼主,却引身避事,政归近习的情况。这表明在权力中心,有人选择回避事务,让权力落入亲近之人手中。唐 李端在《长安书事寄卢纶》诗中写道,“趋途非要路,避事乐空林”,描述了一个人避开争斗,选择在宁静的林中寻求生活的...
避事,即逃避职责或事务。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频繁出现,用来描述某些官员或士人因不愿承担政务或责任而选择隐退或退缩的行为。《宋书·蔡兴宗传》记载了蔡兴宗在担任尚书职务时,因不愿承担辅政责任,而选择引身避事,将权力交给了亲近之人。这种做法在当时被视为不作为的表现。唐代诗人李端在其诗作...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为官避事平生耻相关推荐 《生命线》 20241106 《味道》 20250312 市井寻味(3) 《法律讲堂(文史版)》 20250319 九次落榜的艺术大家 《一线》 20250228 照片里的秘密 《法律讲堂(生活版)》 20240223 年关解案 窝心的年夜饭 [远方的家]海韵之城 生态家园 红色海滩 壮美盘锦 换...
曾国藩:为人避事平生耻,担当二字重千金 “为人避事平生耻,担当二字重千金”,这句话是从曾国藩的《治心经.诚心篇》中演化而来的。曾国藩为人向来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意思是,一个人无论学习了多么高深的理论思想,真正掌握了多少,要看这个人在实际生活中怎么做的,一个人无论做什么工作,如果不能...
为官避事平生耻,出自(金末元初)元好问《四哀诗·李钦叔》,含义是做官避事是平生最大的耻辱。出处 (金末元初)元好问《四哀诗·李钦叔》赤县神州坐陆沈,金汤非粟祸侵寻。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悲来不待山阳笛,一忆同衾泪满襟。释义 原句“当官避事平生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以“为官避事平生耻”教育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强调“当干部就要干事,就要创造业绩,否则是立不住的”“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担当作为、干事履责,是党员干部立身处世的职责所在和使命所系。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坚持关键...
八桂廉吏·黄庭坚:当官莫避事 为吏要清心 黄庭坚(1045-1105),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