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愤 耶律铸〔元朝〕 隔江谁唱后庭花。烟淡月笼沙。水云凝恨,锦帆何事,也到天涯。寄声衰柳将烟草,且莫怨年华。东君也是,世间行客,知遇谁家。 翻译和注释 水云 (1).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 唐 戎昱 《湘南曲》:“ 虞帝 南游不復还,翠蛾幽怨水云间。”唐 杨汉公 《明月楼》诗:“ 吴兴 城闕水...
《遣愤》 原文拼音注音 朝代: 唐朝|作者:杜甫|类型:写花|写雷| 闻道花门将,论功未尽归。 自从收帝里,谁复总戎机。 蜂虿终怀毒,雷霆可震威。 莫令鞭血地,再湿汉臣衣。 拼音 qiǎn遣fèn愤 [[táng唐cháo朝]]dù杜fǔ甫 wén闻dào道huā花mén门jiāng将,,lùn论gōng功wèi未jìn尽guī归。。
遣愤拼音版、注音及读音:文学家:杜甫qiǎn fèn遣愤wén dào huā mén jiāng,lùn gōng wèi jǐn guī。zì cóng shōu dì lǐ,shuí fù zǒng róng jī。闻道花门将,论功未尽归。自从收帝里,谁复总戎机。 fēng chài zhōng huái dú,léi tíng kě zhèn wēi。mò lìng ...
《遣愤》一诗,字里行间流露出杜甫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认识。他通过描绘边疆将士的牺牲与敌人的恶毒,表达了自己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痛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杜甫对汉家将士的英勇与忠诚的赞扬。✨写作手法:1. 托物起兴:杜甫通过提及“花门将”和“论功未尽归”,以边疆将士的牺牲为引子...
《遣愤》是杜甫的一首力作,全诗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沉忧虑。开篇“闻道花门将,论功未尽归。”便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展现出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将士们的同情。诗中“蜂虿终怀毒,雷霆可震威。”一句,更是以生动的比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诗人内心的愤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精炼,充分展现了...
朝代:唐作者:杜甫 闻道花门将,论功未尽归。 自从收帝里,谁复总戎机。 蜂虿终怀毒,雷霆可震威。 莫令鞭血地,再湿汉臣衣。 翻译赏析繁体原文䪨律对照注音对照 收藏 做笔记 🐒 🔈 译文: 闻说花门将,论功尚未完成而归。 自从招纳帝室,谁再负责军务。
遣qiǎn愤fèn 闻wén道dào花huā门mén将jiāng,论lùn功gōng未wèi尽jǐn归guī。自zì从cóng收shōu帝dì里lǐ,谁shuí复fù总zǒng戎róng机jī。 蜂fēng虿chài终zhōng怀huái毒dú,雷léi霆tíng可kě震zhèn威wēi。莫mò令lìng鞭biān血xuè地dì,再zài湿shī汉hàn臣chén衣yī。
遣愤 作者:杜甫 年代:唐 体裁:五律 闻道花门将,论功未尽归。自从收帝里,谁复总戎机。 蜂虿终怀毒,雷霆可震威。莫令鞭血地,再湿汉臣衣。【作者小传】: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被后世诗...
拼音 遣愤 唐/ 杜甫 闻道花门将,论功未尽归。自从收帝里,谁复总戎机。 蜂虿终怀毒,雷霆可震威。莫令鞭血地,再湿汉臣衣。TA的其他作品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杜甫·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绝句 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