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谛(梵文Catur-satyas),佛教用语,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又称“四圣谛”(梵文Catura^yasatya)、转法轮,是佛教的基本教义。释迦牟尼在领悟到佛法后,于鹿野苑向憍陈如等弟子进行说法与教导,这一活动史称“初转法轮”,释迦牟尼教导的主要内容就是佛教的“四谛”。苦谛(梵文 Duhkhasatya),是对于社会...
道谛是佛教中四圣谛之一,指达到解脱痛苦的方法或道路。在佛教教义中,道谛作为通往灭谛的路径,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下面将对道谛进行具体分析:1.基本概念 道谛,梵文为“Mārga”,意为“道路”或“方法”。在佛教中,它特指通向解脱和涅槃的正确道路。2.核心内容 八正道是道谛的核心内容,包括正见、正思维...
道谛啊,这可是佛教里的一个重要名词。道为通达之意,也是道路的意思。道谛作为四谛之一,被视为通往解脱与智慧的道路。具体来说,它代表着达到寂灭解脱的方法和手段。在原始佛教中,道谛通常指的是八正道,这可是佛教修行者的基本指导原则呢。通过依循道谛去修行,修行者就能逐步迈向寂灭解脱的灭谛,最终达到解脱生死的...
简单来说,道谛即是通过一定的修法,可以达到解脱的状态,这是真实不虚的事情。戒定慧、三十七道品等具体修法,内容深广,另外再具体介绍。不同经论对道谛的阐述颇多,虽然整体方向一致,但也有侧重、广略的不同。道有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及究竟道。比如《瑜伽师地论》云:“云何道谛?谓资粮道、...
道谛道为通达之意,也是道路的意思,这种道路是达到寂灭解脱的方法和手段,回答的是How的问题。原始佛教认为道谛是指八正道,依道谛去修行,就能达到寂灭解脱的灭谛。 以下内容摘自《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二(圣行品第十九之二) ……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住于大...
道谛 摘自:佛学大词典 梵语ma^rga-satya,巴利语 magga-sacca。又作道圣谛(梵ma^rga^rya -satya )、趣苦灭道圣谛、苦灭道圣谛、苦出要谛。为佛教基本教义‘四圣谛’之一。道谛,即指欲达苦灭之境而依之修行的八正道。据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载,所谓苦灭道圣谛,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
接下来这篇文章,我就着重讲一讲道谛,就是如何走在正道上,回归净土。当我们不明白性随缘起而能转化成不同万物万象的时候,就会误认为凡所有相皆是实有的一个独立体,误把这个诸相当成是本我,然后就执着这个相,攀缘这个相,住这个相,从而彻底迷失本我,一直执迷在幻相中无法解脱,一切诸苦就像云雾一样,被...
道谛是指一种佛教思想,也称为中观派思想,认为人生的痛苦主要源自无明、妄想、贪欲等因素。因此,道谛强调要求人们修行,通过思想、行为和心态的转变,从而摆脱痛苦,实现心灵的平静与觉悟。与其他佛教思想相比,道谛不仅关注修行者自身的精神状态,也注重对世间众生的关爱和慈悲。在中国文化中,道谛的...
道谛有四种行相:即道相、如相、行相、出相,这四相如其次第即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究竟道所摄。(一)道相,即由这圣道是圣者们证得涅槃真义游履的迹路,所以名道。(二)如相,即一切烦恼皆由不如理作意所起,这道谛是如理作意所起,由此如理的道谛,能正对治不如理的诸烦恼,所以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