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学界目前对吕祖谦政治思想的讨论都集中在单一的政治维度上,没有充分考虑到道学与政治思想的互渗,因此本文从道治合一的双重视角,揭橥吕祖谦政治思想的独特意义.一,政治伦理思想吕祖谦十分重视政治伦理的建构,其所著《增修东莱书说》《左氏博议》《易说》关键词:...
第一章 以道治病:养生治病的根本理念 思考收集:《黄帝内经》在养生方面对“道”的论述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
由此可见 [ ] A. 儒道佛三教互相排斥 B. 以佛为主,儒道辅之 C. 三教合一,理学产生 D. 心学成为主要统治思想 4 宋孝宗赵昚在评论儒释道三教的社会功能时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由此可见 [ ] A. 儒道佛三教互相排斥 B. 以佛为主,儒道辅之 C. 三教合一,理学产生 D. 心学成为...
6.唐玄宗将《孝经》《道德经》《金刚经》并列为不坏之法。南宋孝宗说的“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能够反映()。A.三教合一的社会潮流B.三纲五常得到强化C.佛学取代了儒道经学D.陆王心学受到重视 答案 6.A相关推荐 16.唐玄宗将《孝经》《道德经》《金刚经》并列为不坏之法。南宋孝宗说的“以佛治心,以...
“作君作师”是“道治合一”圣王形象构建的必然要求,因此,康熙帝对“知识权威”形象的塑造一直十分用心,学习儒家文化时如此,学习西方科学时更是如此。康熙帝与西方科学的接触虽始自“断人是非”之需,然而,他在随后数十年中对西方科学的孜孜以求和大加利用却源于它在“道治合一”形象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康熙帝对“...
康熙帝与西方科学的接触虽始自"断人是非"之需,然而,他在随后数十年中对西方科学的孜孜以求和大加利用却源于它在"道治合一"形象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康熙帝对"西学中源"说的倡导是其"道治合一"形象构建的必然选择,而此形象的成功塑造必然会导致整个士人阶层的地位下降,士人话语权力的丧失在"西学中源"说的倡导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