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跳出了前代《采莲曲》儿女情长的狭小格局,转向关注广阔的社会问题,道尽天下离人之怨情,使得“采莲曲”具有写现实、讽时弊的内涵。全诗语言流丽,才气飞扬,双关、顶真、对偶、用典等手法运用自如。更重要的是,王勃的作品,使得采莲文学主题更加丰富,境界更加开阔,昭示着盛唐采莲曲的繁荣。#三分钟讲文化# ...
驭人之术,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有许多关于权谋和人际关系的论述。《孙子兵法》中提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强调了解他人的重要性;《韩非子》则深入探讨了法治与权力的关系,提出了许多驭人之道。历史上的许多政治家,如曹操、刘备、诸葛亮等,都以其独特的驭人之术而著称。在西方,尼科洛·马基...
如果可以,我只但愿我的孩儿将来愚笨鲁钝,可以没有灾难,没有祸患,平平安安地官至公卿。可苏轼为何会如此说呢?了解了他前半生的人生经历就找到答案了,可以说这首诗就是苏轼当时的一种心境呈现。苏轼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在文学方面展现出极高的天赋。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优异,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 年),时年...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杭州最早的名刹之一。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后来,济公在此出家,由于它游戏人间的故事家喻户晓,灵隐寺因此闻名遐迩。灵隐寺初创规模不大。梁武帝曾赐田给灵隐寺,使灵隐寺初具规模。五代吴越国...
而李益更显缠绵情深,欲罢不能: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2.楼中玉笛,迁客羁情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唐·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同样是笛曲《梅花落》,高适在遥远的早春边塞倾听,而李白在五月的黄鹤楼上静听。当然,这笛曲勾起的愁绪也有...
刘禹锡的这首西塞山怀古诗,道尽天下兴亡无限恨 说起刘禹锡的诗,我们不能不提到他的怀古诗。而谈到怀古诗,他最被广为传颂的可能是《乌衣巷》,这个恐怕进入了蒙学读本,连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但是今天我这里要讲的是他另一首很有名的怀古诗,叫做《西塞山怀古》。西塞山在哪里?在现在的湖北黄石市,解放前属于...
这句诗是出自苏东坡写给小儿子苏遁的一首七言绝句《洗儿诗》,全诗如下: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洗儿诗 “洗儿”是旧时在婴儿出生三天或满月时,会邀请亲朋集会庆贺给婴儿洗身的风俗。苏轼当年得第四子时46岁,所以老来得子的他非常开心,所以赋《洗儿诗》一首...
【一气之下,陶渊明写下了《责子》一诗,道尽了天下父母的无奈】陶渊明的儿子们并未能继承他的学识与情怀,令他深感失望。面对家族的沉寂,他抬头望向天空,长叹一声:“昔日我陶家,世代书卷气,代代有士风。而今子辈中,未见博学影。子孙难以承家风,读书之火已然熄灭了吗?我的灵魂难以向祖先交代。”陶渊明...
后来,他更是写写下了一首“骂儿诗”《责子》,道尽了天下父母的心声。这首诗虽然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儿子的责备,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位慈父的无奈与爱。陶渊明40多岁时,已是两鬓斑白,皮肤日渐松弛。他望着五个不成器的儿子,内心充满了失望和担忧。在一个寂静的夜晚,陶渊明独自一人坐在书房,借着昏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