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脊直的基础上胸要内含。 5.舒腰松腹:腰腹是练气、运气的重要部位。腹为练气之炉;腰为肾之府,命门之所在,经脉运行之要关。腰腹放松而不懈怠,才有助于练气和气的运行。 6.收臀松膝:臀微收则脊能直,膝松则能通达足三阴三阳之气。 7.五趾抓地:站...
道家炼气,则必须从后天之气入手,采取烹炼,非呼吸之气,不能成功;周天度数,非呼吸之气不能运用。待到炼至成丹化神之时,先天之气乃出为主事,所谓后天一气返先天。故炼丹之候,重在后天,炼神之候,重在先天。先天无形,后天有形,有形易于把握运用,故炼气必自后天始,...
三、神神主宰一身,心神之神是指大脑功能,包括人的精神、意念、思维、意识与心理状态,是神内在表现的特征;神的外在表现特征,如表情、目光、面色、气质、意识、体态等。《道家真气》有提及, 导引术,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法,主要通过特定的肢体动作来引导精气流动,以达到养生治病的效果。它与现代体操或运动有着本...
一、环境选择 选择一个安静、空气清新、景色优美的环境进行练气,有助于身心放松,提高练气效果。避免在嘈杂或污染严重的环境中练习,以免影响呼吸和意念的集中。 二、身体调整 姿势:道家练气常用的姿势有坐式、卧式、站式等。坐式可以选择平坐或盘坐,保持身体端正,脊柱挺直,头微顶,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双手放在适当的...
入门练气术 行气, 是一套动静结合的功法 ,即练文火 , 又练武火 阴阳相济 ,不但易使功成 , 不出偏差 , 还易结合其他功法来修炼, 此功最重意念, 要的是 , 身心放松且自然的状态。 入门七式 一式两脚平行而立,与肩等宽,全身自然放松 ,舌抵上腭 眼睛微闭 ,意守丹田, 两手如抱球状 ,置小腹前数寸,...
道家练气养生法 一、 道家练气术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巫医传统,战国时期由老子、庄子等思想家系统化,形成“天人合一”的核心理念。东汉《太平经》首次记载“吐纳导引”之法,葛洪在《抱朴子》中提出“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祛病”的实践纲领。 唐代司马承祯创“坐忘论”,将练气与静坐结合,强调“心息相依”的修炼层次。
道家引导(导引)术、练气、冥想修行方法 练气 道家丹修讲求【精气神】三宝。 其中【气】,是由先天之气,水谷之气,自然界之清气,三者相融而生成。 所谓【行气】就是通过呼吸锻炼人体机能,从而充分的调动藏匿于人体深处的一切能量之源,以求达到【人道合一】的修养之境界。
药王孙思邈有言:“若欲存身,先安神气”,此乃道家修炼之基本功法。气者,神之母也;神者,气之子也;欲致其子,先修其母。只有把“气”修炼到家了,才能进一步神全,换句话说,练气是追求健康长寿的第一步,也是道家修仙的前提。那么,练气的基本方法又是什么呢?答案就是四个字——吐故纳新。道家认为,...
同时,练气修炼也与道家的哲学思想紧密相连,修炼者在练气的过程中,也在体会和实践道家追求自然和谐、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活哲学。在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练气修炼也得到了新的发展和诠释。一些现代修仙学的研究,尝试将传统的修仙理论与现代科学知识相结合,使练气修炼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让更多人能够...
道家练气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和人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从身体健康、心理调适和精神境界三个方面,阐述道家练气的好处。 一、身体健康 道家练气强调修养身体,注重调理内脏功能,提升身体素质。通过修炼内功,道家练气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道家强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