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强调个体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主张"重人贵生"。老子提出"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强调了自爱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庄子提倡顺应自然,追求精神自由,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与"道"合一,实现内在的精神超越。这种生命价值观倡导人们珍惜生命、修身养性,以达到身心健康和精神升华。2....
“气来人身谓之生”,“从道受生谓之命”,即气为生机之源,气人形体,从道受生,谓为生命;《太平经·令人寿平治法》认为,精、气、神三者相与共于一体,是谓生命,更说神乘气行,精居其中,三者相助共功为治于一体,是谓生命。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大宗师大地生我肉身让我有所依持,给我生命来让我有所作为,用衰老来让我安闲,用死亡来让我安息(这里是古汉语中的倒装句,所以这么翻译才是正确的);所以,把我的存在看作好事的,也就因此可以把我的死亡看作是好事。而这就是南华真人庄子的生死观,也是道家视角中...
外界的事物开始侵扰,不光是身体,行为、精神都会有所变化,相对来说,德行也会有所衰退。三、老年阶段 古代,以八十、九十称之为“耄”,也就是老迈的象征。到了这个阶段,人的欲望和思虑,已经基本上渐渐消退殆尽,整个人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弱小。生命力临近安息,所有外物,都不会来再来与他争相对比,精神和...
因为在古文化里,有气的地方就有生命,只要观气,就知道了生命存在的形式。江河湖泊、大地母亲、日月星辰,于是在古人眼里全都具有了生命。人只不过是宇宙中出现的一个极小极小的气旋。由于他过于渺小,所以生命短暂。大地从来不轻易发怒,可人类总认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控一切,殊不知,只要宇宙天地一个小小的...
道家生命观 道教生命观的要点是:精气神三义论;本原元气论,形质真实论;生命自我主宰论;重人贵生论;生道合一论;神仙实证论;齐同万物论;道法自然论。这是一个很大很深的课题,现在世界上研究人体生命科学的学者们对道教生命观与养生文化十分关注,珍视道教有关资料的实验价值与学术价值,认为这是道教对人类生命学的...
也是保全自我,避免冲突的有效策略。总的来说,道家思想的核心在于尊重自然、齐物、返璞归真以及柔中带刚、退中含进。这些理念不仅揭示了道的奥妙,也引导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这些智慧。在当今社会,当我们面临种种挑战和困境时,回归道家思想,寻找生命之真谛,无疑是一种智慧的选择。#秋日生活创作季# ...
而“复命”则是指生命的这种自我修复能力,它是恒常不变的,是生命的本质特征。通过这种内在的观察和体验,我们可以认识到生命的这种恒常性,从而获得对生命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对这三部分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六章中所描述的是一种通过深度放松和静观来认识生命本质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
道教认为生命是伴随着宇宙的产生和演化过程而逐渐形成的,命之自然,非人力也。这种生命形成的过程乃为宇宙生成演化与生命共同运动的过程。宇宙的演化孕育出生命、思维和智慧,宇宙之于生命,犹如母亲之于婴儿。人作为宇宙生命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宇宙运动演化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