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真道全真道是道教中最早的流派之一,起源于唐朝时期的道士王重阳。全真道强调修身养性,注重内功修炼和道德修养,主张“吾道一以贯之”,即将道学和修炼统一起来,实现道学和道修的一体化。全真道的修炼方法主要有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静坐等,注重锻炼身体和内在的能量。二、妙法莲华宗妙法莲华宗是由唐代...
到了清代黄元吉著《乐育堂语录》、《老子道德经精义》等书,更进一步阐述中派的守中学说。提出修道的全部过程在于“守中”即“守一”二字。中派学说发展到黄氏手中,已臻于完善。长期处于绝密或大部分绝密状态的修道学说,经过中派学者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终于公之于众,社会各界人士只要稍具文化基础,即可依经修...
相反地,道教中派及藏密各派逐渐吸引修习者的兴趣,因为这些功法都主张循由中脉,给人的印象,似有迅速收效的可能。在这当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中黄直透”一法。目前可供参考的一些气功学著作,如王沐先生的《内丹养生功法指要》等,多以为“中黄直透”是道教中派学者所共同主张的法则,这恐怕是有些勉...
天地有天地之中,人身有人身之中,守人身之中,以应天地之中,致人身之中,以合天地之中;此实天人变化、天人合一之微旨。守中则至正,执中则至善,致中则至和,位天地,育万物,极神圣,其功用全在于斯耳。 2 故李道纯论“中和”之道时有曰:“礼记:喜怒哀...
崆峒派是道教中比较神秘的一个门派,它的创立者是王重阳的师兄张道陵。崆峒派的主要特点是注重神仙之术的修炼,强调“神仙之术”和“道家之术”的结合。崆峒派的修炼方法主要包括丹道、符道、飞升等,这些都是与神仙之术相关的修炼方法。崆峒派的教义主张“神仙之道”,追求“道”的飞升境界。龙门派是道教中比较少...
道家中派修真述要,若不知活子时,任凭聪明绝顶,都无济于事! 1、道家中派在社会上影响的逐渐扩大是明清时期的事。这一派的创始人实际是元代初年南宗五祖白真人紫清的再传弟子莹蟾子李道纯。元朝统一之后,全真...
金盖山闵派虽是北宗龙门正传,但是时处清代中后叶,道家南北两宗互相融合,一些不拘一格的修炼家们则革故鼎新,对传統的炼养理论及方法加以充实和发展。这一时期,各种学说脱颖而出,异彩纷呈,极大地丰富了道家炼养体系。在这种形势下,闵小艮独树一帜,吸收南北两宗传统理论精华,融汇贯通,自成一家,故后来研究...
另外,服饵派又受行气派的影响。从服食侠茯苓、松脂、菊等清香之物,到服食更为轻灵的露水、雾、气、霞光等。发展为服气派与存思派.因之,服饵派是先秦方仙道的重要道派。服饵的含义 服食丹药。道家养生延年术。《魏书·文苑传·裴伯茂》:“余摄养舛和,服饵寡术,自春徂夏,三婴凑疾。” 宋 徐铉 《...
道家经典著作也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道教较有影响的共有7个大派: 正一道:下面又分有灵宝派、天师道、阁皂宗、闾山派、六壬等。其道士可以在家修行,不戒荤腥,可婚娶生子。其道观一般被称作为“子孙庙”。 全真道:源于钟离权、吕洞宾的内丹思想,又有南宗和北宗之分。支派很多,如龙门派、遇仙派、净明派...
龙门派、崂山派、随山派、遇山派、华山派、嵛山派、老华山派、鹤山派、霍山派、武当派。三、按照历史上的道家创派祖师来划分,十二大类:尹喜派(关 尹)、正阳派(钟离汉)、纯阳派(吕洞宾)、海蟾派(刘 操)、三丰派(张三丰)、萨祖派(萨守坚)、紫阳派(张伯端)、伍柳派(伍冲虚、柳华阳)、重阳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