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宣律师感通录 道宣|公版免费书|完结 亦称《律相感通传》。佛教感应集。唐道宣撰。一卷(或十卷)。据《法苑珠林》称:唐乾封二年(667)仲春,道宣“逐静修道,遂感冥应”,于是“既承灵属,扶疾笔受,随闻随录,合成十卷”。书分两部分:(1)“初问佛事”,涉及神佛、寺塔等内容;(2)“后论诸律相”,多为...
到了至德年间,道宣律师因为戒律精深,感应到很多天人来看望他。天人们跟道宣律师一起说佛法、讲故事,从过去的古佛到现在的事情,只要道宣律师问起,天人们就事无巨细地全都告诉他。道宣律师还请教了佛法的大意,戒律的许可与禁止,往圣事迹的历史等等,他把这些事都记录下来,编成了一部《通记》,共有十卷之多。
道宣律师 道宣门下有受法传教弟子千人,相继阐扬他的遗教弘化最盛,朝野崇奉,南山一宗风行更广。至今中国出家僧徒,还大多以他的《四分律》学为行持的楷模。 人物生平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四月初八,降生于京兆(即都城)。父亲钱申任吏部尚书,母亲姚氏怀孕时,梦见白月贯怀,有梵僧对她说:"这孩子是梁代的...
释道宣(596一667),唐代律僧,中国戒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又称南山律师、南山大师,世称律祖。京兆人,俗姓钱,字法遍,吴兴(今浙江北部)人,(一说长城人;《宋高僧传》作丹徒人)。道宣研究戒律,盛名远播西域。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十六岁时落发出家,二十岁时,...
原来,道宣律师之所以能够得到天人的垂青,是因为他具备了几个重要的品质:道宣律师戒律精深,修为高深。他不仅自己严格遵守戒律,还精通律学,为佛教的戒律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对戒律的严谨态度,使他的心灵纯净,容易感应到天人。道宣律师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不满足于已知的佛法知识,而是不断向天人请教...
📅 在唐乾封二年(667年)十月初三,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律宗的实际创始人——道宣律师圆寂。唐高宗下令全国寺院供奉道宣律师的画像,以示纪念。📚 道宣律师,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执业律师,而是中国传统佛教文化中专研、解释戒律的开山之祖。他创立的南山律为全球汉传佛教所奉行。📖...
使得律宗一脉绵延不绝。道宣律师的一生,是对佛教戒律纯粹信仰的不懈践行,他用超凡的智慧、渊博的学识与笃定的信念,创立南山律宗,规范中国佛教戒律制度,为佛教传承留下了不可估量的宝贵财富。直至今日,他的精神依然熠熠生辉,激励着无数佛门子弟秉持戒律、精进修行,向着内心解脱与觉悟的光明彼岸笃定前行。
道宣律师十五岁厌弃世俗,十六岁落发出家,先后跟随日严寺智頵律师、大禅定寺智首律师学律,依止智首律师受具足戒,潜心钻研律法,精进修持。后隐居于终南山仿掌谷(长安之南),营建白泉寺,研究弘宣《四分律》。 他曾至各地讲说律学,亦参与玄奘法师之译场。历住崇义寺、丰德寺、净业寺。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奉敕...
释道宣(596一667),唐代律僧,中国戒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又称南山律师、南山大师,世称律祖。京兆人,俗姓钱,字法遍,吴兴(今浙江北部)人,(一说长城人;《宋高僧传》作丹徒人)。道宣研究戒律,盛名远播西域。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十六岁时落发出家,二十岁时,依止大禅定寺智首律师受具足戒,示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