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代表省里监督地方,知府若有文书,须要先上呈给道台,由道台转送两司,再由两司呈报给督抚。值得一提的是,清朝中后期,道台还有向皇帝密奏的权利,是皇帝监视总督、巡抚和两司长官的眼线。而这种皇权特许的密奏之权,知府并不具备。所以知府见了道台,都是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俗语云:“三年清知...
臬台指的是按察使 清朝的臬台指的是按察使,在古代“臬”字有法律、法度的意思,所以按察使又被人尊称为臬台。按察使一职始设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朱元璋参考唐朝的观察使和宋朝的提点刑狱司而设立了按察使之职,其职能按照《大清会典》记载为: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振扬风纪,澄清吏治。主要是负责一省的司法诉讼和...
臬台,就是按察使,正三品官员,负责全省司法体系 臬台也就是按察使,和布政使都是督抚的属官,虽然是正三品官员,但是具体工作很重要,那是负责全省治安、司法乃至刑狱的全部相关工作。实际权力比现在的公检法加到一起还要大,因为古代没有警察维持治安,需要依靠军队来实现很多事情,所以按察使能够指挥一部分的绿营。古代...
清朝有各种各样的“台”。简单说呢,制台和抚台都是封疆大吏,他们管着一个地方,直接听朝廷的命令。藩台和臬台是督抚的下属官员,专门管一些特定的事务。学台是皇帝直接任命的学官,有点像钦差。道台在省和府之间,也是负责专项事务的。府台呢,就是管着一府的官员,要听巡抚的话。在知府之下,还有县级别的官员...
清朝的台制虽然复杂,但是却有明确的分工。制台抚台是封疆大吏,负责统管一方并直接向朝廷汇报;藩台臬台是督抚属官,负责管理专项事务;学台则是皇帝直接任命的学官,有着钦差的性质;道台则介于省府之间,负责管理专项事务;府台则负责统管一府的官员,并听命于巡抚。知县则是清朝最底层的行政官员,负责管理一县...
旧时下级官吏称呼上级领导,多以“办公地点”取代某职位,以作敬称。“台”,原指石制的案台,后来逐渐延伸成为官员办公的地点,于是“某台”便成了官员对上级领导的敬称。特别到了清朝时期,以“某台”称呼上级领导成了官方惯例,于是便有制台、抚台、臬台、藩台、道台、府台、学台等让人眼花缭乱的称谓。
清朝的政治制度中,地方官职体系繁杂且有序,制台、抚台、藩台、臬台、道台等官职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渊源可追溯至明代,且在清朝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发展,深刻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与治理需求。 明初朱元璋为强化中央集权,对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废除行中书省后,设立了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
藩台,是对布政使的一种尊称,在品级上来看比臬台官位要大,属于从二品。负责掌管一生的行政,不过他的这个行政一般特指总管一省的钱粮,总管全省的钱粮出纳。凡是要向各个地方传达的政务和通令都需要通过布政使来颁布。管理官员,给官员发工资也是需要通过布政使去做。藩台还要管理一个省份的税收和户籍,以及统计整个...
清代官员称谓中的制台、抚台、臬台、藩台、道台、府台、学台,其实都是对各级官员的尊称和谄谓,不是正式的官职名称,下面详细阐述这些尊称背后所对应的真正官职。一、制台:即清代总督的尊称。总督之职设立于明代,正统六年(1441年),大明讨伐云南麓川地方土司,文臣、兵部尚书兼大理寺卿王骥总督军务,负责统管...
制台、抚台、藩台、臬台、学台、道台、府台等等,实际上就是清朝对地方官员的尊称。01制台:是对总督的尊称 总督是清朝在地方上的最高官员,有密折专奏权。例如湖广总督;主管1~3个省的行政、经济、军事大权,协调几个省的各方面关系,达到以文制武、中央控制地方军事力量的目的。总督的官职级别为正二品,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