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共戒是什么意思道共戒又名性戒,不共外道、凡夫,是佛弟子实证三乘菩提之道所成。佛弟子见道、修道后...
道共戒与定共戒的区别 在佛教修行体系中,戒律是修行者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它不仅规范了信徒的言行举止,还引导着他们向更高的精神境界迈进。在众多戒律中,“道共戒”和“定共戒”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内涵和作用。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详细解析及区别阐述: 一、定义与内涵 道共戒 定义:道共戒是指修...
道共戒 认识真相,而产生的行为规范称之为道共戒。即以见道的智慧化解无明的现行,不昧于真相,安于因缘的状态,不起心造恶,亦不执着善行。从而实现烦恼的解脱与智慧的增上。维摩诘经云:一切法生灭不住,如幻、如电;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生;诸法皆妄见,如梦、如焰,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其知此者,是...
定共戒与道共戒的含义 在佛教中,戒律是修行者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这些戒律有助于净化心灵、培养慈悲和智慧。其中,“定共戒”和“道共戒”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佛教修行中具有特定的含义和作用。 一、定共戒 1. 定义:定共戒是指与禅定(或称为静虑)相应的戒律。禅定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法,通过专注一心、观...
00:00 00:00 480P 倍速 默认音效 返回 道共戒 定共戒-合律比丘 道共戒 定共戒-合律比丘 2021年3月1日发布 22:18 道共戒 定共戒-合律比丘 讨论 登录参与讨论 这里的评论内容走失了 请检查网络后,点击空白处重试
禅定的修行方式有多种,其中定共戒和道共戒是两种常见的修行方法,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差异。定共戒的修行者专注于禅定的修炼,通过达到不同的定境,能够逐渐克服三界的贪瞋痴。这种修行方式并不完全依赖于佛陀制定的戒律,而是依靠禅定的功德来保持不违佛戒。道共戒...
道共戒 与定共戒 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适用对象和性质。12 定共戒强调的是由禅定自然得到的戒,不是由戒师帮忙授戒。它通常指的是五戒 ,即居士戒 ,适用于能够证悟初禅的修行者。在初禅还没有退掉之前,证悟初...
答:戒律有三种:律仪戒、定共戒、道共戒。没有定,也没有慧的人,只能守律仪戒。有定力的人,则是「摄心为戒」。见道的人,断「戒禁取见」,不执着一切的戒相,则是以道为戒。《维摩诘经》提到道共戒:「一切法生灭不住,如幻、如电;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诸法皆妄见,如梦、如焰,如水中月,如镜中像,...
1、解脱戒:谓身不杀盗淫,口不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则自然远离惑业之缚而得自在,是名解脱戒。2、定共戒:谓因修习禅定,发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天定之时,不作意持,自然不犯,而戒与定俱发。是名定共戒;3、道共戒:谓声闻之人,于见道修道位中,不作意持,自然不犯,而戒与道俱发,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