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以宏大视角阐发“遏制战略”演化进程彻底展示冷战背后的大战略的内在机理☆ 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时殷弘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小明教授、于铁军教...展开短评 打开App写短评 丁祯寺2020-01-17 23:28:54 啃完之后忍不住脑补乔治凯南握着戈尔巴乔夫的手: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但美国二战后构建全球军事部署态势的初衷并非出于道德叙事。作为美国现行战略基石的遏制战略,本质上建立在如何捍卫美国核心利益的现实考量之上。当下辩论更应聚焦的问题是:支撑该战略的底层逻辑是否仍如75年前那般有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美国的应对措施可以讨论,但任何行动都需要立足现实。1983年,美军坦克在西德参加北...
本文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学政治学系荣休教授约翰·穆勒在美国“外交事务”网站撰文,结合对冷战时期遏制战略的分析,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主张,遏制战略并未有效遏制苏联,也不会对中国奏效。不过,穆勒的论述包括大量对中国体制、中国道路与外交政策的误解和偏见。观察者网节选翻译全文,不代表认同作者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遏制战略名词解释 遏制战略是指采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对一个国家或一组国家的领土、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限制,以防止其对其他国家的侵略行为或对国际秩序的破坏。遏制战略通常是由一个或多个强国实行,旨在维护自身国家安全和国际稳定。遏制战略是近代国际关系中的一种战略思想,他曾经被用来描述美国...
美国的核遏制战略,一直是基于自身实力制定,用美国强大的核力量威慑对手是其基本做法。在所有战略文件中,五角大楼明确:“任何情况下美军不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是,美军关于核武器使用的具体条件,则一直隐藏在一堆模糊不清的表述之中。直到2018年特朗普总统任职期间,才第一次进行了澄清和公布,在96页的文件中...
该文鼓吹美国应“采取坚决包围的政策,在苏联可能危害西方利益的任何地方,坚决与之对抗”。随着美国侵朝战争的失败,“遏制战略”宣告破产。但是,遏制理论仍是美国历届政府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础,亦是其推行旨在防止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任何形式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政府的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根据。
为什么说美国的遏制战略必然失败 在围棋里,势与地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势最终的目的,是转化为实利。而势转化为实利的途径、时机、转化的效率,是千变万化的。因为难以计算,对势的把握能力,是一个高难度的挑战,高手与低手之间高下立分。在非战争状态下,也就是在和平的情况下,大国之间的竞争,...
所谓“遏制战略”从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学术研究的范畴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遏制战略仅指杜鲁门总统执政时期的美国军事战略;广义的遏制战略是指贯穿整个冷战时期的美国争霸全球的国家安全战略。遏制战略实施的主要对象是前苏联,也兼及中国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正如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GeorgeBush)所说的:“西方战后...
美国遏制战略的思想根源 遏制战略是冷战时期美国针对苏联推行的争霸战略,它为美国赢得冷战胜利发挥了重要的战略统领作用。1989年,时任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George H. W.Bush)在题为《20世纪90年代的国家安全战略》演讲中指出,“战后西方国家的大战略一...
但美国二战后构建全球军事部署态势的初衷并非出于道德叙事。作为美国现行战略基石的遏制战略,本质上建立在如何捍卫美国核心利益的现实考量之上。当下辩论更应聚焦的问题是:支撑该战略的底层逻辑是否仍如75年前那般有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美国的应对措施可以讨论,但任何行动都需要立足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