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摄烦恼麤重差别 寅九、 遍攝煩惱麤重差別 又諸有情有七種麤重, 遍攝一切煩惱品麤重, 謂劣界, 貪瞋品麤重; 中界、妙界, 貪品麤重; 劣、 中、 妙界, 慢無明見疑品麤重。 「 又諸有情有七種麤重, 遍攝一切煩惱品麤重」, 這是第九科「 遍攝煩惱麤重差別」。 「 又諸有情」, ...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二页云:复次于善说法毗奈耶中,略由六相、当知遍摄一切邪行。一者、现行过失故。二者、意乐过失故。三者、加行过失故。四者、智能过失故。五者、寻思过失故。六者、依止过失故。现行过失者:谓由贪缠故染,瞋缠故憎。既怀猛利贪瞋等故,遂无羞耻。无羞耻故,住恶不舍。意乐过失者:谓于染者...
溯此法之发起,实在于华严末会。善财遍参知识,至普贤菩萨所,蒙普贤威神加被,所证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是为等觉菩萨。普贤乃为称赞如来胜妙功德,劝进善财,及华藏海众,同以十大愿王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以华藏海众,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已遍游尘刹佛国。其弥陀...
开示|印光法师:因果二字,遍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罄无不尽 因果二字,遍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罄无不尽。盖不特佛教之所尚,亦世法之所不废也。其在儒书,早垂明训。易云:积善余庆,积不善余殃。书云: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岂非因果之谓耶?而春秋左氏传所载,一切奇奇怪怪,善善恶恶,皆因果之实录。使后之人...
又有三处所生诸苦,遍摄有情所有众苦。一、合会所生苦,二、乖离所生苦、三、平等相续苦。 「又三处」,又有三个地方所引生的苦恼,很多的苦恼,能遍摄有情所有的苦恼,那三种呢?「一、合会所生苦」,会聚在一起就苦恼,这是怨憎会苦;怨家要聚在一起,还不能分开,与痛苦聚在一起,是怨憎会苦,这是一个...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二页云:复次于善说法毗奈耶中,略由六相、当知遍摄一切邪行。一者、现行过失故。二者、意乐过失故。三者、加行过失故。四者、智能过失故。五者、寻思过失故。六者、依止过失故。现行过失者:谓由贪缠故染,瞋缠故憎。既怀猛利贪瞋等故,遂无羞耻。无羞耻故,住恶不舍。意乐过失者:谓于染者...
2024-04-26 13:36:0315:07260 所属专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声音主播 学海乐行 532544
《遍摄一切研磨经》当中有一段经文,是这样说的「曼殊师利 毁谤正法 业障细微 曼殊师利 若于如来所说圣语与其一类 起善妙想 与其一类 起恶劣想 是为谤法」。这是一段。接下来是「诸谤法者由谤法故是谤如来是谤僧伽」。我们先把后面这一段放下来,先解释什么叫做诽谤正法。 在《遍摄一切研磨经》当中,释迦摩...
瑜伽十四卷十二页云:复有四种补特伽罗,当知遍摄一切补特伽罗。一者、异生。二者、未离欲有学。三者、已离欲有学。四者、超萨迦耶见一切无学。又有四种补特伽罗。一、自住律仪,不能为他宣说正法。二、自不住律仪,而能为他宣说正法。三、俱能作。四、俱不能作。又有四种补特伽罗。一、族姓卑下,现行...
周遍含容观——依事事..三、周遍含容观此观依事事无碍法界而立,更进而观以同一真如理为其本性的一一事法,遍摄无碍、彼此涉入,同时互为能所。无所不在叫作周遍,无法不摄叫作含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