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社会上的人大多指责遇罗锦,但她还是向法院申请了自己的离婚请求。1980年,法院判决遇罗锦与蔡钟培感情破裂,准以离婚。判决下达后,轰动全国,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而作为遇罗锦离婚案的法官党春源则解释称:有爱情的婚姻才是道德的,自己不想以封建思想和法律绳索去捆绑他们。法官党春源理解遇罗锦,...
他坚信自己和遇罗锦结婚两年来,一直携手共进,共同为彼此的生活奋斗。他们曾一起把遇罗锦的户口从东北迁到北京,为她的哥哥遇罗克平反尽力。1979年,遇罗克无罪离婚事件引发全国轰动。丈夫蔡钟培无法接受遇罗锦的离婚决定,坚决不同意离婚。而遇罗锦却坚决离婚,让全国群众来评判他们的婚姻是否应该以政治、物质条件...
媒人很快为她物色了一个男人。男人老实本分,持家能干,家庭条件可以。对于这个男人,遇罗锦尤其看重的是男人有间房,婚后可以有个落脚的地方。男人对遇罗锦比较满意的是,知识分子的身份,外表像个学生。两人都有吸引对方的地方。1978年7月,遇罗锦和这位名叫蔡钟培的北京普通工人走进婚姻殿堂。遇罗锦(中间)此时...
遇罗锦在写作中 1966年,受遇罗克影响的北京女青年遇罗锦“因言获罪”,被判劳教三年。劳教农场解散后,遇罗锦到河北省临西县插队落户,因生活所困,嫁到一个富裕的农村,和一个毫不相识的人结了婚。据她的说法,“由于没有感情基础,在忍气吞声中过了四年没有感情的生活,我终于离了婚”,离婚后的她迫切...
1970年3月,劳改农场解散,遇罗锦又被转到河北临西县插队落户。那里的工分很多年没有超过一毛钱。迫于生活,她到黑龙江和一个素不相识的农民结了婚。婚后生有一子,但由于没有感情基础,4 年后离婚。没有出路的遇罗锦又回到北京谋生,种过地、干过临时工、当过保姆,也当过无业游民。迫于现实的困境和家庭的...
遇罗锦当时的丈夫,是一位普通的北京工人,当时遇罗锦在农村插队没有北京户口,是嫁给这位北京工人之后才恢复了户籍,回到北京的。 遇罗锦这么做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尤其是在当时那个年代,运动刚刚结束,有许多为了回城而结婚的女知青,后来都生活在没有感情的婚姻里。
离婚后,遇罗锦回到北京,开始了一段艰苦的生活。她做过临时工,当过保姆,但这些工作都不能长久维持...
而妹妹遇罗锦,于1961年考上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65年毕业。1966年2月13日,遇罗克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和机械唯物论进行斗争的时候到了》,反对姚文元批判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文章中,遇罗克说:"姚文元同志代表了存在于思想界中的机械唯物论的倾向。我觉得和这种倾向进行斗争的时候到了。"文化大革命...
遇罗锦简介:遇罗锦(1946—),北京市人,中国作家,主要有《一个冬天的童话》及姊妹篇《春天的童话》。20世纪80年代初,遇罗锦离婚案轰动一时,有媒体甚至称其为“一个堕落女人”。此后辗转定居在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