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仙寺 1/0 遇仙寺 2.2 热度 4.7分 15条点评 今日已闭园 明日07:00-16:00开放 实用攻略 乐山市峨眉山市峨眉山景区内(仙峰寺与九岭岗之间) 地图·周边 用户点评(15)查看全部 4.7/5分 好评15 世界美食游走达人 4分 满意 来到这里,简直就像是进入了仙境一般的,到处都是云雾缭绕,真心的是让...
后来,人们就把那个坡叫做“遇仙坡”。以后坡下修了一座庙子就叫“遇仙寺”。
以后,峨眉山僧人便在游山客遇到老人指点的那个地方,修了一座寺庙,取名遇仙寺。
遇仙寺位于九岭岗下,海拔约1680米,原为清圣怀和尚茅蓬。清代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圣怀云游归山后将其扩建为寺。相传瞿武隐此得仙乘龙,故名。 遇仙寺雄踞长寿坡半腰,因寺地势特殊,洞处峭壁之腰,虽斗室蜗轩,与宏楼画阁相比却别有韵味。每当晨曦初照,山光明媚,猿啼鸟叫。俯视玉笋峰,闲云幻变,仰望九岭岗,雾...
遇仙寺是峨眉山徒步登顶的第十站,寺庙小巧精致,仅有一间两层阁楼,坐落在海拔约1000米的高处。🏞️ 从这里开始,徒步者需要垂直爬升1400米,经过钻天坡和阎王坡两个大垂直坡,最终到达海拔2400米的雷洞坪。🏔️经过前一天的徒步,许多人在第二天会感到腿部肌肉肿胀酸痛,这使得遇仙寺至雷洞坪的路段成为峨眉山徒步...
遇仙寺正殿是一座木结构建筑,坐西朝东,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悬山顶,“洋铅皮”屋面,坐落在22级台阶高的高台上,而正殿所在的高台又坐落在一层楼高的高台上。 遇仙寺始建于晚清咸丰元年(也就是1862年),创建人是生平事迹不详的圣怀和尚,正殿里供奉的是头戴毗卢帽的普贤菩萨骑乘六牙白象坐像。遇仙寺虽然只是一座...
第二天:洪椿坪→ 九老洞(仙峰寺)→ 遇仙寺→ 洗象池→ 雷洞坪→ 接引殿,住宿; 第三天:从接引殿步行6公里左右到达峨眉金顶,观日出后下山,沿途经过接引殿→ 雷洞坪→ 洗象池→ 九岭岗→ 华严顶→ 息心所→ 万年寺,在万年寺车站乘游览车下山,结束行程。
遇仙寺原为清圣怀和尚茅蓬,清代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圣怀云游归山后将其扩建为寺。 遇仙寺地势特殊,洞处峭壁之腰,虽斗室蜗轩,与宏楼画阁相比却别有韵味。周岩畔苍苔如乱发,缠挂古藤下垂十余丈,缕缕不断,人称“普贤线”。传说普贤菩...[阅读全文] ...
峨眉山下的遇仙寺,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坐落在海拔约1680米的九岭岗下长寿坡半腰。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被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连环画《遇仙寺》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传说很久以前,南海有个叫王先的后生,他懒散成性,对农活一窍不通,却一心想着得道成仙。有一天,他登上峨眉山,希望能遇到仙人。峨眉山的...
🏯 遇仙寺 遇仙寺坐西朝东,是一重建筑,红墙略显斑驳,穿逗式梁架,悬山式屋顶,简单而朴素。🛤️ 洗象池 把梯步想象成没有尽头的坡,在蒙蒙雾气中埋头一直走,突然一抬头,就到了洗象池。洗象池海拔2070米,建于清康熙37年(1699年),乾隆初年(1736年)月正和尚扩建。因寺前有一小池,传为普贤菩萨每逢此过,必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