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逢谢偃》虽然篇幅短小,却情感深沉,展现了高适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魅力。最后,我想说,友情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无论时光如何流逝,我们都应该珍视那些陪伴我们走过风风雨雨的朋友。希望这首《逢谢偃》能引发你对友情的思考,也愿你的生活中充满真挚的友情和美好的回忆。🌹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想对久...
逢谢偃【作者】高适 【朝代】唐 红颜怆为别,白发始相逢。唯馀昔时泪,无复旧时容。作者介绍 高适(700-765),渤海蓨(今河北衡水市景县)人,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逢谢偃 [唐代]高适 红颜怆为别,白发始相逢。唯馀昔时泪,无复旧时容。(0) 翻译与注释 暂无翻译和注释 参考赏析 暂无赏析其他资料 暂无资料作者介绍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
以景衬情:虽然诗中没有直接描写景物,但“红颜”“白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象征性的“景”,通过这种“景”的对比,衬托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含蓄而有力。总的来说,《逢谢偃》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故人重逢的复杂情感和时光流逝的沧桑感,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
微信小程序:集字书法 楷 书行 书草 书隶 书篆 碑搜索 登录 | 注册 逢谢偃 作者:高适 原文: 红颜怆为别,白发始相逢。唯馀昔时泪,无复旧时容。 翻译及赏析: 推荐阅读: 逢谢偃拼音版 逢谢偃所属专题:本文《逢谢偃》链接:/gushidaquan/186479.html...
20171025高适《逢谢偃》 2018-01-30 13:38:40 151 喜欢下载分享 声音简介 我的女儿涵涵从两岁识字到三岁读诗五岁背诗,从去年三月下旬开始到现在坚持每天背诵一首古诗,最先是《儿童唐诗早读150首》,然后是上海美术出版社的红皮插图版本《唐诗三百首》,接着是经典本的《唐诗三百首》,再到《千家诗》,目前在后...
明•孙肇瑞(朝鲜)《逢谢偃》鉴赏:“难堪成苦别,岂意更欣逢。切切无新态,温温有旧容。”录自《格斋集·格斋先生文集卷之二》(赓诗)。
逢谢偃作者:高适 朝代:唐 体裁:五绝 【诗词】:红颜怆为别,白发始相逢。唯馀昔时泪,无复旧时容。 【解释】:无【出处】:全唐诗:卷214_74【其它作品】:咏史送李侍御赴安西封丘县塞上听吹笛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听张立本女吟燕歌行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相...
逢谢偃 红颜怆为别,白发始相逢。唯馀昔时泪,无复旧时容。
钜鹿赠李少府 东平留赠狄司马(曾与田安西充判官) 过卢明府有赠 单父逢邓 蓟门不遇 寄孟五少府 苦雨寄房四昆季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 酬司空璲少府 酬李少府 酬陆少府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 酬马八郊古见赠 酬鸿胪裴主簿雨后睢阳北楼见赠之作(一作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