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汉族,南阳新野(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10岁左右父亲去世,家境日趋困顿。他从兄属学,九岁属文。十五岁山居嵩颖,刻苦学习,遍读经史,奠定学业基础。20岁至长安(今陕西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今河南洛阳),漫游河朔。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
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 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处? 马上相逢无纸笔句,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
逢入京使 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 ①龙钟:湿漉漉的样子。 1.选自《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卷七。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2.唐代诗人。曾任嘉州(现在四川乐山)刺史。 3.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4.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逢入京使》创作背景 本诗于天宝八载(公元749年)诗人去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所作。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逢入京使》 鉴赏 这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
103逢入京使(岑参)【原文】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擦都擦不干。在马上匆匆相逢,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纸和笔,烦劳您给我的家人捎个口信报个平安。【赏析】《逢入京使》写游客邂逅京使,托他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
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初中古诗,唐诗三百首,边塞,抒情,思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相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岑参的《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调子不怎么高昂。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了思乡之泪。 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
三、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的泪沾湿双袖,模糊面容。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托你给我的家人报个平安。【鉴赏】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